多疑和恐惧是通往失败的道路。
——约翰·坦普顿
曾经听过这样一则黑色幽默故事:一位石油大亨死后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大亨了。
我想地狱里或许一滴石油也没有,但跑去那里受苦却是不争的事实。想必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位石油大亨实属“雷人”,但当我们的思维被恐惧和多疑所阻碍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够清晰分辨天堂和地狱。想想那些在股市基海里追涨杀跌、在恐惧与贪婪中备受煎熬、在消息与政策间博弈的投资者,诙谐的故事显得有些苦涩。
“多疑和恐惧是通往失败的道路。”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价值投资者约翰·坦普顿的名言。这位以逆向操作著称的投资大师,总能在别人落荒而逃的时候,静下心来寻找完美的切入点,甚至把上世纪大萧条的危机转化成自己的投资契机,从地狱驰骋到天堂。这种迎风而战的投资性格并非一个“勇”字,市场表象绝不能成为投资的风向标,与巴菲特同为价值投资理论始祖本杰明的门下弟子,坦普顿坚持对投资对象的基本面进行深入研判,进行投资规划而不随波逐流。
虽然普通投资者达不到大师级别的智慧和功力,但那种独立判断的精神力量、临危不乱的理智,想必能庇护我们远离地狱。当A股从6000多点的高位跌到2000点左右,当实体经济、企业利润增速出现拐点,当金融危机肆虐全球,投资者最后的信心正面临着艰巨的烤锤,地狱似乎也在召唤这些苦苦挣扎的大众。
虽然A股前景未明,虽然我也不知道如何拯救这些边缘人群,但我们必须有所为,学学坦普顿先生吧,从危机中洞察机遇:市场系统性风险得到大量释放,估值水平日趋合理,股市的结构性机会也日益凸现等等;而不是跟随那个石油大亨跟风跳入地狱。经历牛熊的洗礼,投资者更能够深切地明晰自我的风险承受能力,挖掘业绩具有延续性的基金,纠正投资预期收益率。投资理财是贯穿终生的事,要做到财富的持续稳健增长,投资者一定要耐得住市场的“浮华”,熬得过市场的“寒冬”,适时配置或调整适合投资风格、投资组合的基金品种,那样天堂还会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