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并演变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国所受影响虽然相对较少,但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GDP、CPI、PPI同时回落,令人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忧虑,股市也继续在2000点之下徘徊。
任志强:如果有好的投资标的,持有的时间足够长,获得收益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现在已到逐步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的时候了。
陈丰:2000点以下,有些行业已经完全反应甚至透支了悲观预期,这一类股票的投资价值已开始显现,可以考虑长期买入。
记者:美国次贷风暴席卷全球,目前是否风暴的最高潮?各国政府的救市政策能否挽救经济?
陈丰:9月底我们去美国考察,总体上的感觉是,美国政府有能力应对危机,随着一系列政策逐步施行,金融危机最艰难的时期会慢慢过去。美国企业还很有活力,整体机制也富于弹性,调整较快,政府政策也有一定的空间,因此,美国经济确实很可能出现较长一段低速增长的时期,但出现严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不会跌得特别惨。当然,这次危机影响经济的时间会比较长,悲观者认为会有三、四年的调整,乐观者则认为是一两年。不管怎样,未来两三年,全球经济无疑将经历失业率上升与去杠杆化的过程,世界经济的减速也是可预期的,但并不会崩溃。
任志强:目前金融市场的极度混乱可能已是风暴的高潮,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才刚刚开始。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次金融危机必将进一步影响到美国和全球的实体经济。美国人以前是超前消费,透支未来,他们依靠的就是一个无比发达的金融市场。现在金融市场崩溃,财富大幅缩水,必然影响到消费和投资。当然,在各国政府联合救市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应该不会出现崩溃的局面。
记者:根据统计局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GDP、CPI、PPI三个数据同时回落,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是否有硬着陆的风险?
任志强:中国经济存在硬着陆的风险。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十分严重,发达国家经济会有比较长的调整时间,这会影响到我国的外部需求。从内部看,前几年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经济本身有向下调整的压力。内外部因素叠加,中国经济已经向下调整,并且这种趋势还在延续。但如果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性机遇。一方面,从去年开始通胀问题困扰我国,现在全球金融市场出了问题,经济增长减缓,石油、农产品、金属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跌,我国经济加快发展时通胀不会是个制约因素。另一方面,美国出了严重问题,其他发达国家也有问题,没精力来打压中国,反而许多国家可能还希望中国快速发展,起到带动全球增长火车头的作用,这样中国的发展将面临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陈丰:中国经济比美国应该要乐观一些。一方面,相对其它国家来说,中国可用的政策空间比较大,政策的效用也较强,目前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包括最新推出的房地产新政;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内生性的增长能力较强。所以,中国经济可能会在一定的时期内放缓,但应该会相对稳定,不一定有特别严重的硬着陆的风险。当然,要迅速回到以前的两位数增长率可能性也不大,今后政府可能不会特别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将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调整上。
记者:不久前,世界最大玩具厂“合俊”倒闭,大量外贸企业倒闭或陷入困境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已走进产能过剩的泥沼?有专家预言,次贷危机将使美国高负债时代终结,如果美国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大幅降低,过剩的矛盾会否更加严峻?
陈丰:我认为没有那么严重,不能说整个中国的制造业已经产能过剩,主要是出口型的制造业受影响较大。美国之外,欧洲、日本、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都在遭遇金融风暴,也都将经历风暴过后的经济减缓,这都可能会影响中国的出口,外贸企业也可能会经历一段艰难时期。但好与不好其实还有一个时间的问题,从短期来看不好,长期却未必。从台湾地区来看,在货币升值时期出口型企业也遭遇困境,但在渡过难关之后,有相当一批优秀的企业成长起来,所以,国内的出口型企业只要能迅速改变发展战略、调整产品结构,走过这一段困难时期,未来还会有较大的生存空间。
任志强:中国那么高的外贸依存度本来就不是很正常,本来也需要改变。现在美国出了问题,也许正是改变的时机。很多专家提出经济发展不能过度依赖于出口和投资,中央也提出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道理谁都明白,问题的关键是怎么做,怎么样去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我国的特点是人多和发展不平衡,所以在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同时要找到一条与自己的国情相适应的现代化道路。我们的经济转型,一方面要往高附加值的方向去转,以满足消费能力强的高端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往更加实用、性价比更好、有更多的人消费得起的方向去转,使更多的商品走入更多的家庭。
记者:作为机构投资者,你会怎样度过低迷期?对普通投资者有什么建议?
陈丰:在今年大部分时间,我们都以防御为主,考虑买入在经济减速中盈利受影响不明显的行业与企业,或与政府投资的相关产业比如通信、医药等;另一方面也会考虑买入那些跌得特别低、定价已过于悲观的股票。到现在,这两类股票的价格差距已越来越大,所以我逐渐开始倾向于采用第二种策略。当然,不是所有大幅下跌的行业都可以买,有些行业会跌得更低,现在还是不能买,但有些行业已经完全反映甚至透支了悲观预期,这一类股票的投资价值已开始显现,可以考虑长期买入。
任志强:首先不必过于恐慌,现在过于恐慌就和6000点时过于贪婪一样。从长期看,现在的市场已具备投资的价值,只是短期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大小非等因素的影响还有一定的风险。我们要做的是加强研究,自下而上寻找优秀的公司。如果有好的投资标的,持有的时间足够长,获得收益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现在已到逐步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的时候了。
如果你不是比较专业的职业股民,投资基金是个更好的选择。随着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有效,个股的风险越来越大,组合投资越来越重要。基金就是一种组合投资的工具。另外,不确定性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特性,投资者能做的就是在风险小的时候去投资,在风险大的时候撤离。投资最重要的不是什么复杂的理论和技巧,而是常识和理性,但问题在于我们往往在情绪的波动和信息的海洋中把常识和理性给丢了。
记者:作为职业投资人,这次世界性的金融风暴,给了你什么启示?
陈丰:去年上证指数最高到6000多,不到一年时间就跌到了2000点之下,国内国外的很多负面因素集中爆发,多年难遇的小概率事件发生了。对我们来说,这一段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现在总结,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教训需要牢记:一是做研究越来越需要有国际化视野。二是要坚持估值原则。短期因素是多变的,流动性可以骤然消失,只有估值才是理性的、稳定不变的,只要坚持估值原则,在便宜的时候买,贵的时候卖,才能够规避风险。在股市这一次大的波动中,只有对估值理解特别深的人,才可能看得更远。三是不要总是想卖到最高点买到最低点,这其实是一种赌徒的心态,最终会导致你犯下方向性的错误。
任志强:这次金融风暴的启示,我觉得有以下四点:第一,金融业的发展一定要跟实体经济相匹配,美国的问题是金融业特别是衍生品过度发展,虚拟经济过度发达,终于酿出危机。第二,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美国是靠强大的金融与强大的武力来维持超级帝国的地位,但金融是虚拟的东西,武力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这对一个强国来说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第三,国民经济重大的比例关系不能失衡,美国的问题的根源出在超低利率的环境持续了太长的时间,流动性太充足了,造成了一系列的泡沫。第四,中国人不应该妄自菲薄,国外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要批判性地吸收国外的东西,不能简单地认为外国的就是好的。自主创新、自主发展极其重要,事实已经证明,市场并不能换来技术,没有技术的积累创新也无从谈起。中国崛起的过程应该伴随一批自己的企业成长为世界级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