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债宽幅震荡 部分债基遭遇巨额赎回 基金预演流动性“保卫战”
编者按
Wind数据显示,三季度中,虽然债券基金大多获得正收益,但56只债券基金(不含新成立基金)出现净赎回,规模减少了116.62亿份。
流动性风险并不是第一次在基金行业内暗流涌动了。有了2006年货币基金的尴尬和同年市场回暖时基金大规模赎回的前车之鉴,今年10月以来,部分债券基金已经开始积极应对投资者的赎回和潜伏其中的流动性风险。
暂停大额申购
在2007年之前,机构投资者比例过高对于开放式基金来说一直宛若一把双刃剑。借助机构的大额申购,基金可以多快好省地结束募集,但是,机构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脾气也让基金的规模忽上忽下,平白增加了投资难度,摊薄了基金的收益,让基金公司大为头疼。所以到2007年,基金市场伴随着牛气冲天的证券市场迅速地散户化,这其实是众基金都喜闻乐见的。
转眼已是2008年,梦魇又回来了。由于行情一路走低,基金越来越难卖,特别是上半年,无论偏股还是偏债,投资者均不买账。由于基金成立须达到认购金额不少于2亿元等条件,无奈之下,基金公司只好再次请出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友情赞助,特别是行业中尚不具备品牌号召力的中小公司,对于机构投资者更是极为仰仗。
不过,这次基金和它的机构投资者们的蜜月期还是没能维持多久。机构频繁的大额进出套利已经给很多货币基金造成了负担,为此,从今年二季度开始,陆续有嘉实、易方达等多只货币基金宣布限制大额申购。而进入10月份后,债券基金也终于不胜其扰了。华夏债券、易方达稳健收益、易方达增强回报等债券基金纷纷于当月发布公告暂停大额申购,限额在50万~100万不等。
不过,限制大额申购的基金多为有一定规模的老基金,对于规模较小的公司的新债基来说,要绕过机构投资者短时间里还较难实现。
控制企业债持仓比例
债券基金经理对于企业债的感觉,就像股票基金经理对股票仓位的感觉一样复杂:仓位低了不容易出成绩,排名很难靠前,可是仓位高了,累积的风险也不容小觑。
某助理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当一只企业债发生信用问题时,投资者往往会怀疑其他同类产品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从而造成整个企业债一连串的下跌。为避免这种连锁性风险,他们在进行资产配置时,不仅对个别企业债的信用评级十分看重,同时也会严格控制基金对企业债这一大类的整体持仓水平。
不过,他也坦称,出于业绩的压力,市场里也总是会有基金愿意承担较大的风险来换取较高的收益的。“毕竟行业里对基金经理以风险调整后收益进行考核的还是少数,就算是债券基金,也还是要比排名、比能否战胜业绩比较基准的。”
另一风险控制人士称,他们在对基金的债券投资进行风险评估时,对于债券的信用评级、久期及品种控制也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另外,他们也会建议基金经理在买入债券之前就确认投资策略是交易还是持有,并以此控制持有时间。
借钱应付回购
最坏的情况下,当债券基金真的遭遇巨额赎回又无充足的流动性进行支付时,它们会怎么办?
对基金公司来说,赔钱卖券无疑是下下策,因为这意味着将形成亏损并对基金的净值造成冲击。据上述基金公司人士介绍,业内通常认为,债券基金与股票基金不同,它的亏损是较难被投资者接受的,因而从策略上讲,只要能有别的路走,基金公司都不会选择让亏损在基金净值中体现出来。对他们来说,比较常规的手段是以融资和回购的形式借钱来应付赎回,这类借款通常为短期的,期限一般在10~15天左右,而基金公司则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寻找更优的价格卖出手中积压的企业债。
另外的手法还包括委托代持,多发生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基金公司跟交易对手谈妥交易价格,并许以一定的利润回报,从而获取现金完成支付,并避免因交易价格过低而造成净值亏损。
据一合资基金公司高管向记者介绍,因为社会影响面广,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基金的流动性或信用如果出了问题,监管层也不会放任公司以完全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2006年个别货币基金因持有福禧债而产生过流动性问题,当时持有该债券较多的公司是以自有资金将基金所持的福禧债全部买下来转移了基金持有人的风险。而今年华安基金向其QDII的持有人承诺承担因雷曼兄弟倒闭而产生的损失,也反映了监管层对此类问题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