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篱
纯债基金和指数基金,哪一个的收益更高?哪一个风险更低?这是一个具备基本证券投资常识的人都很轻易回答得了的。然而,事实可能与常识有相当出入———这两类基金在经历了5-6年的比赛后,竟然业绩不相上下!
数据显示,成立于2003年3月的中国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指数基金———天同180指数基金(现为万家180指数基金)截止2008年11月7日的总回报为62.88%,按复利计算,年收益率约为9%;2003年8月成立的指数基金博时裕富成立至今的总回报为49.46%,复利计算的年收益率为7.9%。
这真是一个令人吃惊而又沮丧的对比数据。如同选股一样,选中一只好的基金并不是容易的事,所以,投资者在难以抉择基金管理人良莠的情况下,指数基金成为一个较好的选择。然而,指数基金的数据却是令人相当失望的,其高风险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高收益,其收益竟然与被普遍认为是低风险低收益的纯债券基金相若。其原因何在呢?乍听到这一对比的专业人士的第一反应是:纯债基金有相当比例的可转债的投资,这样就享受了股市的上涨带来的收益。但记者查阅了两只纯债基金的投资组合,即使是在股市情绪最高涨的2007年,两只基金的可转债的投资比例也没有超过其净值的4%。
事实上,与其说是债券基金做得太好,不如说是指数基金太不适应中国市场。晨星的数据显示,2003年底到今年11月初,股票型基金(积极投资类)的平均收益率为122%,远高于同期成立的指数基金。指数基金之所以表现如此之差,与中国股市指数“轮回”的特性有关,更与指数基金长期保持高比例持仓的特性有关。这引发出一个思考:现阶段的中国股市是否更适合配置型基金的生存。
银河证券的一个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年初到2008年11月初,沪深300经历了从终点回到起点的轮回,此间,标准股票基金(契约规定至少持有60%股票资产的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4.66%。而混合型基金中的偏股型基金、股债平衡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是3.84%、8.89%和20.53%。也就是资产配置政策越灵活的基金,在这个从暴涨到暴跌的周期中收益越高。
长久以来,关于基金产品的设计一直存在一个争论:有观点认为,基金应该有明显的风险收益,以便投资者在进行基金投资时,能够进行理性的资产配置。而另一种观点是,中国老百姓并没有进行资产配置的能力,他们只需要将钱交给基金管理人,由基金管理人根据市场进行资产配置。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导致了两种产品设计思路,前者设计出来将股票投资比例固定的基金,比如,无论股市牛熊,投资比例始终保持在90%以上;而后者则表现出“进可攻退可守”,股票投资比例从30%至90%,也就是随时可以从一只股票基金变为一只偏债基金。
虽然两种观点各有利弊,但从现实情况看、从长期来看,灵活的进退确实战胜了长期高比例持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