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航空股会成为股市的近期热点,而基金的反应也让人惊讶。鉴于对后市行情的谨慎,对航空股的“注资”行情,基金大多“态度冷淡”,抛售迹象比较明显。此外,近期航油套期保值业务出现巨亏,也将加剧基金对航空股投资价值的忧虑,而从三季报来看,基金仓位中航空股原本所占比例也很低。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我认为个税起征点即使是调到8000也还嫌低…
注资利好频传
昨日,南方航空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08年11月26日收到控股股东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下称:南航集团)的通知,南航集团收到财政部下发2008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30亿元。目前,南航集团正在考虑将此笔资金注入公司,公司亦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并于11月27日开始停牌。至此,南方航空获得国家注资的传闻变为现实。
与此同时,东方航空也发布公告,表示控股股东东航集团正在向国家申请注资,目前尚在申办过程中;东航集团正在酝酿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的有关计划安排,预计该安排将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开始停牌。
其实,在此之前,由于经营压力较大,航空股申请国家注资的传闻不断,而其二级市场价格也在大幅走高。数据统计显示,从11月7日到11月20日,三大航空股涨幅较大,其中东方航空涨幅达71.53%,南方航空涨幅有41.18%,中国国航(601111,股吧)也有33.43%的涨幅,而同期沪指涨幅也不过才15.49%。所以,航空股的这波“注资”行情,绝对是近期市场热点之一。
基金抛售态度坚决
但是,就在航空股的“注资”盛宴中,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却出现在卖盘席位前列,其抛售态度非常坚决。
经过11月7日以来的连续上涨,11月18日,沪指创出近期反弹的高点,盘中最高点位一度达到2050点,但也就是在这一天,市场形势飞速之下,全天跌幅竟然达到6.31%,其中基金净卖出操作暴露无遗,而来自大智慧TOPView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当然,航空股也在基金的减持之列。
就在11月18日,三大航空股均遭遇较大卖盘压力。其中,东方航空盘中出现一笔基金大额卖单,而竟然没有基金买入。同样,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南方航空的身上。不过,这样的情况并没结束,而是延续到11月19日、11月20日。毫无疑问,以基金、券商等机构为主的投资者大量减持航空股,而接盘的大多都是散户。
而三季报显示,上述航空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不乏基金的身影。其中,东方航空有嘉实沪深300、融通新蓝筹(行情,净值,基金吧)、万家180(行情,净值,基金吧)三家基金,南方航空则有上证50ETF、嘉实沪深300、德盛精选、博时第三产业等7只基金,中国国航有上证50ETF、基金同德、嘉实沪深300三家基金。不过,基金持股占比很小。
航油套保业务成隐患
其实,除了对后市保持谨慎外,基金人士指出,航油套保业务的巨额亏损,也是其选择抛售航空股的重要因素。
昨日,东方航空公告,为保护公司经营免受高油价冲击,自2008年以来签署了部分航油套期保值合约,但截至2008年10月31日,公司的航油套期保值合约所测算的公允价值损失约为18.3亿元人民币。而在此之前,中国国航也有类似公告,截至2008年10月31日,该项业务测算出的合约公允价值损失约人民币31亿元,较三季报披露的公允价值损失扩大21亿元。
对此,另有市场人士认为,基金普遍担忧套保损失还会扩大,所以现在抛售也在情理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