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港股大幅反弹,主要是由于期指结算因素,加上美股回稳,恒指直逼14000点关口,雷曼倒闭触发的金融海啸对股市所带来的震荡相信已逐步减退。由于雷曼事件迫使大量的对冲基金去杠杆化,导致恒指10月份探底10676点,港股再破此位的可能性不大。
前周美股创出五年新低,道指跌回2003年的牛市起步点。然而,港股却稳稳地站在12000点之上。内地陆续出台刺激经济的措施,有助于香港经济复苏。美股上周大幅反弹后,本周一道指大跌700余点,港股纵然跟随下跌,仍然站稳在10日均线之上,形成了拾级而上的趋势。
若论港股投资前景,实不宜过分悲观,香港经济跟内地息息相关,在4万亿刺激经济方案及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推动下,恒指可望逐步企稳向上。至于短线走势方面,仍然是震荡市的格局,波动区间在13000点至15000点之间。
投资策略方面仍应以低吸为主,不宜追高,投资者可根据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分配资金和筹码,在股市回落之际逐步建仓。吸纳目标应以中资股为主,最具吸纳价值的板块包括基建股、建材股、钢铁股及内地银行股。继上周工商银行公布与铁道部达成战略性协议,将优先获得其未来两年约2万亿的基建项目融资安排,昨天汇金公司亦公布购入7080万股建行A股,市场因而对中资金融股重拾信心。
汇丰银行提高按揭利率令本地楼市雪上加霜,但笔者觉得此消息对楼市的实际影响应该不会太大,纵然如此,笔者认为楼市仍不容乐观,主要是本地的房地产市场供求失衡。过去笔者一直强调,新楼供应量确实在减少,但需求也一直在减少,本地楼市持续供过于求,若将二手楼盘及炒家的沽盘一并计算在内,供应量绝对远超需求量。故此,笔者相信楼市仍有下调的空间。
至于地产股,情况更不容乐观,过去几年利用新会计制度及楼价高企创造了惊人的非经常性盈利。今天要面对现实,相信到了业绩公布期,其业绩实“吾不欲观之”。新地及恒地现价PE分别为5倍及3倍,预期PE会高于12—13倍,这还要视楼价而定。若要选择,应以长实为首选,因其2008年楼盘销售已达标,业绩应较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