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股指的连续攀升,指数型基金再度被投资者关注。而新指数型基金的发行,将尘封一年的指数型基金重新“推到”投资者面前。
近期以来,市场逐渐回稳,股指纷纷上涨。据统计,11月5日至12月8日,上证红利指数累计上涨31.21%,上证50指数累计上涨22.5%,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28.74%。
在此情况下,基金公司开始在指数型基金上“做文章”。广发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发行,“释放”了压制一年的指数型基金。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在不少基金公司正在加大对指数型基金的研究力度,如果政策允许的话,未来市场还有可能增加几只指数型基金。
业内人士指出,选择在这个时点发行股票型基金,是出于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新基金销售的压力会很大,但投资的机会则较好。受被动策略与高仓位影响,指数型基金波动性较强。但当低位市场开始回暖时,其反应也最为灵敏。
目前,上证综指从去年10月份的6124点一路下跌到2000点左右,市盈率指标也从近70倍的高点下降到目前的18倍,市场估值已趋合理。同时,近期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强力出台也大大增强了投资者对增持股票基金的信心。在上述背景下,指数基金有望成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市场专家指出,现在的很多投资者在投资个股上往往厚此薄彼,看着什么股票都好,什么股票都想买。可是在实际的投资中,经常找不到能达到自己收益预期的品种,甚至大多数股票的走势还落后于同期大盘。如果投资者时常出现这种情况,倒不如尝试买入指数型基金。因为,指数型基金是紧跟股指的变化而变化,买入该类基金收益就跟股指同步。这样既减少了盲目投资个股的风险,也取得与大盘同样的收益。
但专家同时提醒,投资指数型基金最重要的是要看对大势,因为在整体市场不好的情况下,股指会出现持续下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投资者买入指数型基金只能是跟随大盘被动亏损。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指数型基金的同时,也要设立好止损点位,以防不测。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王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