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袁峰)随着全球股市的大幅调整,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已逐渐从人们视野中消失,而降息周期的继续深入也使新发行产品预期收益也出现整体下滑,银行理财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随着当前投资者“保本”的呼声越来越高,稳健型理财产品逐渐占据整个市场。
结构性理财产品渐退市
近几个月以来,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一直呈逐月递减的趋势。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银行QDII理财产品和结构性理财产品首当其冲受到冲击,银行也大幅减少了这两种产品的发行,这在中资银行表现得更为明显。
即便是理财产品种类齐全的外资银行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自身的产品线。据荷兰银行人士介绍,由于外部市场的波动加大以及部分国家资本市场的深度回调,目前该行已经停止了一些境外代客理财以及挂钩石油、商品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花旗银行人士也介绍,未来花旗的理财产品将更注重风险可控性,如在多币种定活期存款上,人民币票据等方面应加大新产品的推广研发。
保本型产品占半壁江山
随着股市的走熊,前两年行情火爆的“打新”类产品和挂钩股票的产品渐渐销声匿迹,稳健成为了投资者的共同诉求,信贷类理财产品因其“低风险、固定收益”的特性成为了今年银行理财市场的最大亮点,但随着降息预期的进一步加强,信贷类理财产品出现拐点,已经有多款产品无法达到预期的收益率水平。
因此,保本再度成为了市场的主角。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统计,在12月12日~18日的55款理财产品中,保证收益理财产品有25款,市场占比为45.5%,其40%~50%的市场占比有望持续;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仅发行1款,市场占比为1.8%,较之前大幅下降;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发行了29款,市场占比为52.7%。
银行理财第一梯队初成
据悉,银行理财产品今年以来发行量已超2万亿元,一举超越证券投资基金。银行理财自初创至今不足5年的发展历程,其梯队分布已初具雏形,工商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等少数几家银行脱颖而出,领跑这一领域。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发布报告,针对11月份商业银行理财能力进行排名,对象为国内已经或正在开展理财业务的55家商业银行。报告显示,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等10家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市场中显示出较强的发行能力,其中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已经连续数月稳居排行榜前两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