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在2006年1月份之前,在我的词典中尚未有这个词.自从不经意来到我家理财论坛,得知货币基金这一理财产品后,继而认识了生命中第一家基金公司博时基金和广发基金,随着对基金投资的熟悉,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进入了我的视野,和他们打起了交道--上投摩根、“富国天益”、“华安公司”、“兴业公司”、”汇添富公司“等等。
我虽然与他们最近距离的接触也就是每季度一次的对帐单,最便捷的会见就是打开各个公司的网站,最常用的考核就是每天打开网上的”基金管理“网页数数今天谁的涨幅高,谁的跌幅小。2006年到2007年5月30日之前,我所购买的这些基金公司的业绩是不相上下的,一个个都是红光满面的,每推出一个新产品那是供不应求,虽然我交易都是在网上进行,但是一遇到新基发行,是必须要提前一天认购的,否则连配额的资格都没有。因此我知道了建行的网银是可以提前认购的,而工行的网银只能当天认购!
那个时候没听到对基金公司的骂声,只有一片比好的声音。大家在论坛里都在晒自家的”肥鸡“,那时候才真正是公鸡中的战斗鸡哩。然尔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啊,530后,大家对基金的态度就变了,先是谅解,后是不齿,最后是痛恨!基金公司还是那个基金公司,股市还是那个股市,基民还是那些基民,何以前恭而后踞呢?
"基金公司"这个公事公办的名称后面站立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啊,由于他们的存在,每家公司都因此而具备了不同的性格,各有千秋的.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上投摩根",他这个公司的特点是体贴,前卫而坚强,每当市场大跌的时候总有他温情的宽慰和提示,我想如果他是一个人的话,应该是不错的伙伴和朋友;富国公司,我所持有的他家的富国天益基金,在拆分前敬告全体持有人,恭敬地咨询大家的意见,我想这样的基金,就算他不上涨,我也放心地拥有,因为他懂得那个"道";还有兴业公司,不事张扬,然而他的基金品种十分稀少,令我印象深刻,感到他是具有精益求精,宁缺勿滥的品格.
我想,由已而及人,如果我们是基金公司的员工,会不会尽自己的力量做好自己的工作呢?我的回答是:"是,一定".而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凡人".试想一个凡人都愿意做好的事情,那些基金公司里的精英怎么会不想做好呢?
在我们对国家充满信心,对自己未来充满信心的年代,有什么理由不对基金公司充满信心呢?他们不也和我们一样,要去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么?
因此在这个市场低迷的时刻,我想大声地对所有基金公司喊:加油!加油!!!!>>>进社区与作者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