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我们的QDII基金发出来,本公司的规模在今年底将有可能冲刺千亿。”去年初,一家拿到QDII资格不久的中等规模基金公司的高管公开表示,公司2008年管理规模可能因为QDII而实现翻番。一年过去,海外金融海啸让这个梦想成为泡影,相信很多基金公司在鼠年之初立下的宏图愿景都已成画饼。
基金公司一年一度的董事会,折射着基金行业的起伏兴衰。“去年的董事会讨论怎么分钱,今年的董事会讨论怎么省钱。”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开玩笑说道。
“离谱”计划书普遍未完成
“2007年股市涨得有多疯狂,2008年基金公司的整体计划就有多离谱。”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去年初公司高层给定的全年任务目标非常高,对管理费、新增基金规模等不少指标提出了差不多20%的增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超过八成的基金公司去年并没有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指标。
事实上,在2008年中左右,不少基金公司已根据市场情况做出了公司经营调整,“首先肯定是原有的产品方案需要做出调整,比如准备发偏股基金,后来根据市场变化改发债券或者保本基金。产品战略的调整,势必带来公司销售、财务等一系列连环调整。”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牛年指标回归理性
有了去年的前车之鉴,牛年初基金公司制定计划明显保守。不少基金公司董事会制定的计划,或者按照2008年实际完成的数据平移今年,或者在此基础上有或上或下的调整,调整幅度基本约在30%、40%左右。
记者从上海一家大型合资基金了解到,前不久,该公司董事会决定,今年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新增量等跟2008年实际完成额相比,分别增加30%和40%,而对管理费则没有做出要求,预计可能下降35%。上海一“老十家”基金公司的市场总监表示,今年的销售目标分保有量和新增量,新增下调幅度高达30%,保有量就比较平和。
另外,一家去年底调整过年初目标的基金公司表示,单就销售指标来说,今年增长指标的绝对数额相当于2008年增长指标的三分之一,因为去年的指标是年初定的,现在自然要大幅下降。
不过,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在今年则对资产管理规模提出了硬性增长的指标。上海一家小规模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告诉记者,“董事会还没开,但总体的思路是今年的目标应该比2008年初制定的目标低,比2008年实际完成的高,小规模基金公司不同于大公司,只要稳定保有量就行,我们应该会在资产管理规模上提出硬性的指标”。
紧缩成本平稳过渡
2007年,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费大跃进,但好景不常在,由于可能预见的困难,2009年初基金行业的关键词,已然换成“紧缩”。“由于预算吃紧,公司对人员和市场推广这两项大支出收紧,能省则省。日常运营的费用弹性较小,没法再缩。”某基金公司副总表示。
另外,少数基金公司对今年的盈利没有作出硬性要求。“客观上讲,肯定是希望盈利,但盈利与否很大程度上需要看市场表现,因此我们没有做硬性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