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 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几乎所有的行业超额收益都趋向零值附近,这意味着,市场更多是在轮动,基本面没有真正好转,这或许也是经济危机下熊市的重要特征。
华宝兴业宝康灵活配置基金基金经理助理胡戈游
牛年刚一开春,股市就迎来开门红。
根据对全球历史上多次经济危机的实证分析,股市往往会比GDP 平均领先4 个月见底,假如一季度经济是底部的话,那么去年10 月份上证指数1665 点的低点也将成为未来股市的底部。
如果我们自上而下,从大盘指数再看行业指数话,也许能对当前的形势看得更清楚些。可以来看22 个行业指数相对于大盘指数的52 周(一年)时间段的超额收益,从2008 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几乎所有的行业超额收益都趋向零值附近,也就是说,虽然短期看到有些行业指数表现非常好,但这种表现仅是因为对未来预期的改变或超跌反弹,如果从一个长时间段的窗口来看,并没有很高的超额收益,也就是说基本面没有真正好转,这或许也是经济危机下熊市的重要特征。要获得某个行业长时间的超额收益,必然要摆脱系统性风险的束缚,行业的基本面得以持续改善,业绩持续超预期。而摆脱系统性风险束缚的大前提就是宏观经济要转好,这一点在2006、2007 年的牛市里表现得非常突出,在经济持续向好的牛市里,不同行业基本面变化带来行业超额收益的差距会非常大,如2006 年的地产、有色金属,食品饮料表现强劲,2007 年则是煤炭、有色金属涨幅最大。
从超额收益的角度来考虑未来的投资策略,应该基于两种判断:如果说经济能够见底好转的话,必然会有行业最先获益,并且这种趋势是能持续的,银行受益于流动性的增长会提前于经济的复苏,有色金属、钢铁、煤炭等周期股会持续上涨。相反,如果经济没见底,即便是对经济前景始终处于模糊而又有争议的判断中,系统性风险就不能有效释放,行业长期超额收益的格局依旧会维持目前这种零值附近的波动,即使是股市还能继续反弹,对于板块的配置来说,也只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短期的轮动而已。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更加灵活的应对各种变化,踏准市场的节拍也许比看清基本面更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