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第一只QDII,也是唯一一只保本型QDII——华安国际配置当年以1.96亿美元的首发募集金额扬帆出海,之后不久,又有4只QDII齐发,盛况空前绝后,现在回想起来,只觉得难以想象。
不过,再不可思议的事情也都发生了——华尔街的庞然大物雷曼兄弟一夜之间轰然倒下,并且还把远隔重洋的华安QDII的中国投资者也拖入了金融危机之中。
雷曼出事的第二天,华安基金发布公告暂停了华安国际的赎回,因为该基金持有雷曼兄弟金融公司发行的结构性保本票据。第三天,该公司再次公告表示将对华安国际持有的结构性保本票据承担到期保本责任。从此,华安国际成了一只既无法赎回的基金。
而把华安国际坑苦了的雷曼兄弟,正是该基金的境外投资顾问。
根据华安国际的基金契约,在其第一个投资周期,雷曼兄弟资产管理(欧洲)有限公司(Lehman Brothers AssetManagement
(Europe)Limited)及雷曼兄弟国际公司(欧洲)(LehmanBrothers International (Europe))为其境外投资顾问;雷曼兄弟金融公司(Lehman Brothers FinanceSA.) 为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所持结构性保本票据的保本责任人;同时,雷曼兄弟特殊金融公司(LehmanBrothers Special Financing) 为保本票据之基础资产之一的零息票据的发行人。而在当个投资周期,这一境外投顾的分量由此可窥见一斑。
在华安国际受困之后,业内开始了第一次对境外投顾合作方式的公开反思。当时有媒体报道批评华安基金对于华安国际的管理占比太低。基金分析师江赛春曾示,华安国际配置最大的风险,就是在投资上过于集中和依赖雷曼兄弟,将管理权完全交给外方,内地的基金公司几乎沦为境外机构的一个销售渠道而已。他说,在这种模式下,基金公司很难预测到产品的风险,并且也永远培养不出自己的投资人才。
当时,也有基金产品设计的资深人士向媒体表示,想在全球市场获取稳健的投资收益,依靠境外投行买类似的保本票据是很常见的,尤其在早期发行的QDII产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