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股市行情愈加的难以把握,从2400点连续下跌之后,上周三又单日暴涨超过6%。
掌握市场话语权的基金,对未来的行情如何把脉?他们现在最关注什么?(封面策划详见B1、B2)
“本周正是最敏感的时点。
今年以来,A股开始踏实强劲、迅速的技术反弹之旅,上证指数涨幅一度超过30%,多只股票股价翻一番、翻两番。基金净值同期也出现显著上升,据Wind统计,169只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增长平均为17.12%,位居榜首的中邮核心优选今年以来净值增长更是高达32.51%。
但是,基于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盈利的担忧,经历一年暴跌后刚刚有所斩获的基金现在已经开始布局二季度,减仓、调仓则或许又将成为熊市抗跌的法宝。
基金“子弹”不多了?
“基金一季度基本判断正确。”一位证券公司自营部总经理认为,虽然受限于仓位比例、资金规模大、冲击成本高等固有因素,基金在去年年底看一季度上涨是“看对了”。
“三分之一看涨,三分之一不动,三分之一跟风。”北京一位基金经理表示,看涨的三分之一带动了一季度市场的上涨。银河证券基金分析师马永谙在2月底的报告中表示,2009年开年至今股票型基金和股票方向基金的仓位平均上升15个百分点。而从申购赎回的情况来看,整个2008年中期至今基金处于持续的净赎回之中,且市场跌幅越大基金赎回比例越大。
“现在,子弹已经不多了。”北京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年初以来,股票基金已经将仓位加到了75%左右。换句话说,如果不考虑申购赎回的情况,股票型基金手中的现金已经屈指可数。
“大佬说,不到2000点不进场。”基金公司将手握重金的保险公司戏称“大佬”,北京基金经理表示,“大佬们”认为现在市场估值过高,周期类股票太贵,“大佬不买基金,基金就没钱买票子。”
一季度看涨,二季度调整?
《第一财经日报》采访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等多位市场人士,他们均将今年以来的A股行情视为大盘暴跌、估值偏低后的技术反弹。换句话说,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并未出现根本改善。由此,在资金开始谨慎之时,“自我强化终会结束。”
“上周,基金已经开始减仓。”北京一位基金经理表示,他所在基金公司旗下的大部分股票基金均有小幅减仓或者调仓。减仓来自对下周宏观经济数据的不乐观预期,“如果某月贸易出现逆差,这对市场的打击将是显著的。”
“第一个问题,美国经济能否迅速复苏?”“第二个问题,中国经济能否独立于世界经济而强劲增长?”“第三个问题,中国股市能否独立于世界股市而强势上涨?” 在分析二季度市场走势时,上述券商自营部总经理先提出了三个问题,“很显然,答案都不是肯定的。”言下之意,世界经济和外围股市走势、国内宏观经济都不支撑A股继续上涨。
上述基金经理认为,二季度市场将呈震荡调整格局,前期涨幅过高的股票将会显著下跌,估值合理、盈利预期高的股票将抗跌,“很少有行业或者个股能够显著超出市场预期而强劲上涨。”
市场有赢有输,有悲观的投资者,当然也有乐观的投资者。一位在今年以来取得30%以上的净值增长的私募基金经理就对二季度相当乐观,“比一季度的机会更大、更多。” 乐观同样来自对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的分析,他认为4万亿开始实施将带来企业盈利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