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们看到07、08年市场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振荡,基金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这两年波动也是比较大的,您觉得这两年波动的教训中得到了什么?
傅德修:很重要的一点是基金销售的适用性,简单的说基金是不是卖给了合适的人群,基金销售适用性这是整个行业在2008年最大的经验,就是我们必须把基金销售之前的工作做好,在基金销售之前我们必须详细的了解投资者的投资属性,投资的期限以及投资的目标,由此来帮他们推荐适合他们的基金产品,如果把销售适用性原则掌握好的话这样会减少很多投资者与基金公司之间的纠纷,从而对投资者的长远投资产生正面帮助。
主持人:要解决适用性这个问题的话是不是要增加基金的创新,然后完善基金产品线呢?
傅德修:的确基金产品线的丰富是一个重点,基金行业十多年来在产品上给投资者提供了充分的选择机会,从保守型的产品到平衡型的产品到积极型的产品,应有尽有,很多中型,大型的基金公司也有很多种基金的产品供投资者选择,像我们公司目前就有各种产品可以供投资者选择,事实上也给投资者很多的机会,所以我认为在产品的多样性上的确可以帮助投资者做适当的选择。
主持人:未来的产品创新上您觉得还有很大空间吗?
傅德修:产品创新在类型上国内基金现在基本覆盖了主要的类型,但是在很多类型的细分还有很多可以加强的空间。举例来说国外很多指数型的产品,目前国内指数型的产品虽然有,但是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内和国外的指数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预期将来国内的指数基金以及国际的指数基金可以有更大的发展。另外一个就是行业的主题基金,在国外很多成熟的基金市场有很多主题型的行业基金,比如说金融行业基金,社会责任行业基金,还有公共事业基金,在QDII产品日趋成熟之际很多行业主题型基金也应该逐渐的被引进市场。
主持人:我们和网友交流中感觉到,很多基民的素质可能专业性并不是那么强,他们买基金更看重的是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这个现象是怎么看待的?
傅德修:这个现象其实很有趣,在去年我们有一个客户调查,就是问客户选择基金投资的时候他们所考虑的因素,在我看到的客户问卷调查的结果绝大多数的回答者都提到基金过往的业绩是他们选择的重点,当然对于基金经理也有一些人选择,可是排到相对末位,这个现象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基金公司,一个比较有规模的,有制度的基金公司应该强调的是他们的研究流程,整体的效益,而不是过多强调个体基金经理投资的功力,很多投资者选择基金时参照基金过往的业绩是一个非常对的举措。
主持人:不仅是明星基金经理,像业内很多基金经理的跳槽也是让很多投资者议论纷纷的,您对这个怎么看待的?
傅德修:中国基金业毕竟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在牛市的时候基金经理有很多不同的选择,公募,私募,甚至更多不同的领域,所以基金经理跳槽在一个行业刚刚发展的初期,在一个牛市的环境中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我觉得从投资者利益的角度或者基金公司稳定的角度,频繁跳槽的行为是不值得鼓励的,因此我很乐见,中国证监会最近公布了投资管理人员的指导意见的修订稿,将从2009年4月1日开始正式的实施,新修订的投资管理人员的指导意见对于很多投资管理的行为,包括基金经理的跳槽行为都做了更严格的规范,我个人是持支持和肯定的态度,我觉得从监管层的角度以及基金公司的角度,一个稳定的基金公司必须有稳定的基金经理人员的配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