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打着私募旗号的“典型骗局”

骗术一手法分析
4/11

骗术一手法分析

2013年06月21日05:21 来源:搜狐基金

  手法分析:不法分子往往打着“私募基金”名义,声称有“内幕消息”和资金支持,有所谓的历史业绩展示和“屡荐屡中”战绩,骗取小股民的信任。实质上,这些机构往往将同一股票向不同投资者做“涨”、“跌”反向推荐。总会有一些人得到的荐股信息是“屡荐屡中”的,不法分子随即对这类人群展开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心理战。还有不法分子利用少数股票交投不活跃的特点,在开盘或收盘的几分钟内瞬间拉抬股价,甚至达到涨停板,造成荐股准确的假象。因为该股交投不活跃,投资者根本买不到或成为不法分子的出货对象。网站上的“专业报告”,也往往是免费收集或者盗版文章,甚至是杜撰的小道消息。

(责任编辑:马德俊)

     跳转至: 页 4/11

相关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