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打着私募旗号的“典型骗局”

共性:都有丰厚利润刺激
9/11

共性:都有丰厚利润刺激

2013年06月21日05:21 来源:搜狐基金

  行骗的地下私募善用的招数不尽相同,但是多数是以发布虚假消息,以暴利作为诱饵,而投资者一旦进入这个骗局,便很容易忽略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过程,让骗子的招数很容易凑效。我们来看这个例子:

  2011年3月初,山东潍坊一市民向警方报案称,他们被一个叫做“梅隆私募股权”的项目骗钱60多万元。据悉,该私募股权理财方案上说,申购者可一次性申请多股股权,每股为1000美金,折合人民币7000元,60天封闭期内不可赎回;在这60天内,每周收益为7.5%,每个月股权红利为30%。这当然相当诱人。然而,当60天封闭期满,潍坊的这个市民想提现时,该“私募股权”的网站已经不存在,原来存入钱的银行账号也已被注销。

(责任编辑:马德俊)

     跳转至: 页 9/11

相关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