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基金-搜狐网站 > 行情数据 > 行业分析
动态 | 攻略 | 产品 | 公告 | 我的自选基金

公募“奔私”热情骤降 投身资管成新热门(组图)

来源:中国证券网
  •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在去年“奔私”热潮中选择自立门户的公募基金经理,很少有人料到,等待他们的将是漫长的煎熬。

  伴随A股两市成交量降至“地量”水平,基金经理、高管离职人数骤降。5月份公募基金经理及高管离职人数已经降至个位数,这与去年牛市高峰期 单月动辄三四十人的变动不可同日而语。

  分析人士指出,基金经理变动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后市的判断,如果预判市场后市行情不佳,显然留在“旱涝保收”的公募基金是更好的选择。此外,近期成立私募的门槛有所提高,再加上私募在熊市生存更为不易,种种条件限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奔私”的热情。

公募“奔私”热情骤降 投身资管成新热门


  公募离职人数骤降

  通常情况下,每年3、4月年终奖发完后,会是基金经理离职的小高峰。然而,今年却是个例外。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4月公募基金离职人数分别为16人、13人,到了5月,这一数字更是跌至个位数。截至5月25日,5月单月离职人数仅为6人。而在去年,3、4、5月份离职人数分别为21、39、36人,到了6月股指登顶阶段,这一数字更是上冲到55人。对比两组数据,“牛熊”市公募人士转投私募的热情可谓“冰火两重天”。

  “牛市时私募20%的提成,显然要比公募巨额的年终奖更有吸引力,而在熊市,公募基金旱涝保收的制度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某业内人士称。

  然而,有意思的是,所谓的牛熊判断并非想象中这么容易,当多数人蜂拥离开“体制内”时,或许也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如果绘制两条曲线,一条代表去年以来的市场指数,另外一条代表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可以发现,两者呈现较高的负相关性。

  对此,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基金经理“奔私”行为本身就是最大的“择时”,从这一点来看,大部分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并没有想象中这么好。或者说,当大多数人对牛市有一致预期时,市场很有可能向反方向演绎。此外,在牛市中成立私募更容易募到钱,再加上自立门户的基金经理一般有较好的历史业绩,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认可,也一定程度造成大量基金经理在牛市“奔私”。

  “但是他们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此前的亮丽业绩很可能得益于市场上涨,而非个股的超额收益。所以一旦熊市来临,很多高点奔私的基金经理的日子就难熬了。”

  记者了解到,去年“公奔私”的很多基金经理目前管理的产品业绩表现并不好,包括很多明星基金在内,很多“公募派”的私募基金产品此刻都徘徊在清盘线的边缘。

  个别私募基金管理人甚至对“奔私”不乏悔意。“目前的市场很难操作,产品净值已经快到清盘线了,稍有不慎就扛不住,但是不抓机会就更无路可走……”处于这种煎熬状态的私募不在少数,有些私募基金经理已经转身公募基金进行“再就业”,个别“回炉”做研究员的也不鲜见。

  券商、保险资管成新热门

  事实上,作为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很多公募基金经理、高管,都将成立私募公司作为终极目标。“奔私”行为本身无可厚非,甚至为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从个人角度来讲,选择“奔私”的时点、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含金量。

  王群航指出,从最早的券商资管、到公募基金,再到现在大量的私募,“奔私”行为其实促进了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中国资产管理业都受益于公募基金作为“黄埔军校”为市场作出的贡献,他们将很多规范的行业管理经验带入到了其他岗位中。

  而从个人发展角度来讲,任何一个基金经理在公募只是投资部的一名员工,出于个人职业生涯的考虑,需要更大的发展平台。“‘奔私’是个人职业生涯可以理解的行为,但是这个行为如何运作、操作、实施得更好,就有讲究了。”

  业内人士指出,从择时的角度看,真正有能力,择时很好的人,也应该敢于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开始职业生涯。在熊市敢于奔私,赚取阿尔法收益,在牛市的时候把业绩做好、规模做大。另外,除了自立门户外,选择类私募的保险、券商资管作为发展平台也可以是选项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离职后首选创办私募公司不同,今年选择到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的高管、基金经理的比例明显上升。最新消息显示,原光大保德信总经理陶耿已经确认履新国君资管。而在此前,富国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饶刚也已转投东方证券资管。

  “单独成立私募一切从头做起,从管理来讲会有很多困难,而很多券商、保险资管的体系、团队都是现成的,只要把专业管理经验带过去就可以了。此外,有了现有体系之后,募集资金会比私募容易得多,而券商、保险资管都有一定的市场品牌,选择其作为平台,未来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王群航认为。

  最新“奔私”

  基金大佬再现“公奔私”尤象都和曹剑飞投身私募基金

  虽然市场低迷,但“公奔私”队伍仍在壮大。中国基金业协会网站公示信息显示,一家名为上海璐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5月13日通过私募备案登记。记者从高管信息中发现,该私募法定代表人兼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原银河基金总经理尤象都。

  公开资料显示,尤象都历任财政部综合司综合处副处长、处长,兴业银行北京分行月坛支行行长,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部负责人,银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1年开始担任银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去年8月21日,银河基金发布公告显示,尤象都因个人原因辞职,作别公募基金。

  无独有偶,今年4月份从中欧基金离职的成长股投资名将曹剑飞也准备投入私募的怀抱。

  逆市而行:千和王亚伟发新基 29位公募基金经理离职

  随着周期股行情的“火势蔓延”,对于市场底的判断似乎有了验证。数据显示,近期已有部分私募逆势发行产品,抢夺布局,其中不乏知名私募。也有公募牛人逆势离职创业,均是因为看准市场底部,希望为客户创造高收益。

  奔私基金总经理盘点

  那些年 弃公奔私的基金公司总经理

  龙小波,王鸿嫔,俞妙根,莫泰山,陈礼华,王文博,尚健,陈东升,吕宜振,俞岱曦,田仁灿,林利军,刘青山,尤象都。
公募“奔私”热情骤降 投身资管成新热门

  记者按照总经理离职时间顺序来梳理一下这14位原基金公司总经理在公募和离职之后的私募生涯。昨天推出了上篇,为了方便粉丝们阅读,今日推出完整版,把全部14位老总的从业和创业故事都包括进来。

  奔私基金经理业绩盘点

  “公奔私”大佬2015年业绩平平

  2015年,牛市行情带来一波“公奔私”大潮,不少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创业,加入私募大军,但去年6月的股灾也令他们经受考验。记者统计公开业绩数据发现,2015年公转私的基金经理总体表现一般,不少产品仍在亏损状态。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原因是受到行情影响,同时原来公募的操作思路难以改变,遇到风险应对不足。

  “奔私”后的接班人

  那些大佬奔私后的公募接班人

  从第一封离职信的轰动,到后来各种文风的离职信涌现,人非物是,现在那些曾经风靡的产品都由谁在管理,他们的业绩又如何?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的部分近一年公募基金经理奔私后接替上任的名单以及业绩情况看,不少产品截至去年来看的情况看可以说是“后继有人”。

  奔私后遗症

  近期公募出走潮暂歇 “奔私”后遗症显现

  A股今年上半年演绎了一波轰轰烈烈的大牛市,从年初到6月12日沪指上涨达59.72%。如此波澜壮阔的股市行情背景下,公募人士“奔私”难以避免。

  好买私募数据中心统计显示,前6个月“奔私”的基金经理人数分别为3人、7人、5人、3人、3人和6人,而各大基金公司高管也加入了“奔私”的行列。

  然而,截至一季度,股市走势急转直下,持续的大幅下跌让私募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在详述了公募“奔私”的种种原因后,“奔私”也许看上去并不那么美,公募人“奔私”也出现了种种症候。

  “开弓没有回头箭。从公募出去后,想重新回到公募去做投资,基本上是困难的事了。”一位曾为公募基金投资总监的私募人士对记者表示。

  作者:王诚诚来源中国证券网综合整理)
fund.sohu.com false 中国证券网 https://caifu.cnstock.com/fortune/sft_jj/tjj_yndt/201605/3802578.htm report 5320 核心提示在去年“奔私”热潮中选择自立门户的公募基金经理,很少有人料到,等待他们的将是漫长的煎熬。伴随A股两市成交量降至“地量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