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买入这些基金的都赚翻了(名单)

  华尔街流传的一句话:“要在市场中准确地踩点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飞刀更难。”如果采取分批买入法,就克服了只选择一个时间点进行买进和卖出的缺陷,可以均衡成本,使自己在投资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把这种方法用于投资基金就是定投法,再也不怕股市跌成狗。
  不会分析市场?不会择时加仓?没关系,定投这种傻瓜式的基金投资方式,专为你设计。

  基金定投优势明显

  基金的投资方式有两种:单笔投资和定期定额,我们所说的“定投”指的就是定期定额这种投资方式,即每隔一段时间,比如每月或者每周,以固定的资金购买同一只基金。它与单笔投资相比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平摊投资成本,避免单笔投资时常遇到的择时风险。

  除此之外,还有下面的优势:

  基金定投有强制储蓄的作用:对缺乏财富规划的“月光族”,可通过制度化的手段进行理财。即使基金净值波动,相比单笔需要1000元以上的投资,每个月几百元的投入也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操作便捷:设置定投自动扣款的手续简便,只需要在销售平台,比如基金公司官网、第三方平台、或者银行办理一次手续,今后每期的扣款申购均自动进行。

  基金定投的门槛低:如果我们要单笔申购一只基金,最低也要1000元,对于没有经验的小白们来讲,资金量也是比较大的,万一出现波动,赔了,我的小心脏啊~而基金定投则不受此限制,最低只需100-200元即可,即正常生活。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别看每月只有几百元的投入,但只要长期坚持,再加上复利的神奇作用,最后会使财富有质的飞越。

  平均投资,分散风险:由于资金是分批投入的,每次的净值肯定也是不同的,这就使得投资的成本有高有低,但是长期平均下来的成本比较低,最大限度的分散了投资风险。并且还能规避市场的短期波动,用时间的力量来削弱股市波动的影响。

  用数据说话:基金定投带你穿越牛熊

  下面各类型基金定投收益过去5年的前十名,给大家一点参考。

  股票型基金5年定投平均收益为20.04%(年化折算为4.008%)

 

  混合型基金定投5年平均收益为30.29%(年化折算为6.058%)

 

  债券型近5年定投平均收益:28.8%(年化折算为5.76%)

 

  历史经验表明:当市场一路上涨,定投的回报率比一次性投资略差;当市场一路下跌,定投的回报率比一次性投资好;当市场先跌后升,定投的回报率大大高于一次性投资(目前可能就是好时机);当市场波动频繁,定投的回报率也可能比一次性投资高。比较来看,其实定投比一次性投资好处多。

  定投的几个误区,看看你有没有这些毛病

  误区一:定投频率越高越好题

  不是说分批次入场能分散风险吗?那我就每周都投入一笔钱,分散风险的作用肯定比每月定投强吧?果真吗?我们来用真实的数据验证:

  上海证券曾经进行过统计:假设定投对象为一只走势和上证指数完全一致的基金产品。结果显示,在2006年至2011年6月24日期间,以月为扣款周期的投资总回报率为9.65%,以周为扣款周期的总回报率为7.65%。在更长的一个阶段,如2000年至2011年2月28日期间,按月和周为扣款周期的投资总回报率分别为46.32%、44.87%。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定投5年还是10年,选择扣款周期更短的方式(周投),最终的投资总回报均未显现出明显优势;并且,随着投资周期延长,不同扣款周期下的投资总回报逐渐接近,也没有显著差别。

  历史经验表明,牛市中应降低定投频率,熊市中可适当提高定投频率,效果会更好。

  误区二:等市场明朗时再进场

  很多投资者想在底部出现、或者市场明朗时才开始进场投资,而实际上市场永远没有看明朗的时候,站在现在看过去的K线图,市场总是很明朗的,市场中,当你看明白时,机会已经过去了。

  误区三 :已经买了基金,就不必做定投了

  正确做法:闲置资金分为现有资金、每月节余两部分。基金定投主要针对节余部分,让你的薪水动起来。

  误区四 :弱市中停止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正是依据牛市、熊市交替出现而设定的投资策略,同样的资金在牛市获得较少的份额,在熊市获取较多的份额,从而最终实现摊平成本,获取平均收益。

  定投选基有门道

  挑选基金除了看收益外,还要重点关注长期业绩以及管理者的稳定性。大致可以按以下三个标准:

  1)选择成立时间较长,最好在3年以上的基金。不是说新基金或者成立时间短的基金不能定投,而是要判断这只的业绩是否稳定,或者管理者是否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如果都具备以上条件,新基金也是可以当做定投的备选目标。

  2)选择长期业绩稳定的基金。由于定投需要我们长期坚持,所以短期业绩好的基金不足以成为我们的备选因素。我们要关注的是基3年以上或者5年的业绩情况。最好选择排名靠前、资金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因为这样的公司多数能够保证基金经理的稳定及公司自己的投研水平处于前列。

  3)选择基金经理长期任职的基金。基金经理如果频繁的更换,不利于基金投资风格的稳定,虽然不能断定更换管理者后基金一定不好,但势必会给短期的收益带来影响。

  其实在投资方式的选择上,无所谓谁一定好,谁一定不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投资方式。不管最终的选择是什么,“坚持”更重要。(参考来源:好规划网 中国基金报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