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资金在2008年的A股行情中演绎了重要的角色,尽管我们不能洞悉其全部的操作手法,但是从一些业内熟知的QFII席位可以大致的看出其操作的主流思路。
依据上交所授权的指南针赢富数据加以综合分析发现:在8月份上证A股市场的席位增仓中,以QFII资金云集的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A20941)累计净买入10.3335亿元,而另外一个著名的QFII席位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A23751)累计净卖出1.0955亿元,但其实际的交易额却高达70亿元左右。
8月份,在大盘近14%的跌幅下,这些资金究竟流向哪些板块及个股,又是在哪些板块及个股上进行仓位的调整和整理?
根据追踪统计,在中金淮海中路营业部席位,其净买入的股票品种,分别为中信证券、中国人寿、工商银行、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等金融、煤炭板块个股。除此之外,还有巴士股份、海螺水泥、上港集团、广州控股、华联综超、歌华有线、城投控股、陆家嘴、中国国贸等。
但在8月,金融行业的部分银行个股还是出现资金整体流出的迹象,包括兴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等,而中国石化在前期的抗跌以及逆势上涨中也积攒了不小的获利空间。在卖出的个股中还包含有有色金属的部分个股,西部矿业、中金黄金、包钢稀土等。
从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资金分析来看,中信证券、海螺水泥、中国平安、中煤能源、中国神华等资金明显介入,均超过1个亿以上,而逆势卖出的个股中工商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占据了多数席位。
从我们前期的大势分析以及赢富数据资金分析来看,目前的主力资金所采取的市场操作手法基本上就是我们在操作策略中所提示的“下跌构成了低吸的良好机会,逢高分仓抛售成为震荡市场中保存胜利果实的唯一做法”。
下图中所显示的是上述席位共同操作的个股包括买入和卖出的具体情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