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三大救市政策给市场带来的狂热日趋平静。
9月26日,上证指数微跌3.72点,跌幅为0.16%。从“9·19”行情至今,上证指数已经上涨了21%,其中主要的上涨集中在9月19日和9月22日两个交易日,其时上证指数上涨了18%。
至今,通过上交所TOPVIEW数据已经可以清楚看到在风云激荡的几个交易日各类市场机构的行为差异:最近市场的走势暴露了哪些机构非公开的核心信息?“4·24”行情中机构的“背叛”是否会再次出现?各类机构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分歧和联合?
仓位60%:
救市政策曝光基金家底
水落石出,这一成语用在9月19日的基金身上相当贴切。
9月19日,市场在印花税单边征收、汇金公司从二级市场买入三大国有银行股、国资委支持央企回购股票等三大利好的刺激下,场内所有可交易的股票、基金全线涨停,上证指数大涨179点,收于2075点,根据最近实施的基金估值规则,停牌的股票虽未交易,也会按照涨停价格予以估值,由此根据当天的基金净值增长率,可以较为精确地测算出基金的股票仓位水平。
来自银河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除指数基金外,纳入统计口径的244只股票方向基金9月19日当日平均净值增长率为5.79%,意味着股票方向基金整体平均仓位不超过60%。净值增长率区间基金数量分布为,9%以上有4只;8%以上有21只;7%以上有47只;6%到7%之间有90只,占统计总数的37%。次新基金的普遍仓位比较低,有16只基金的日净值增长率在2%以下。
这相对中报时的仓位数据有了明显的下调,按照算术平均数计算,219只有可比数据的股票方向基金的股票投资占基金净值的比例由2008 年6月30日的71%下降到62%,整体持股比例下降9%。
银河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胡立峰认为基金股票仓位水平下降主要是由于股票市值缩水导致,并非基金主动减仓。
但是也有极端的例子,新世纪优选分红股票仓位下降最为显著,从中报显示的88.34%下降到25.00%,仓位降低幅度达63.34%,这已经难以用股票下跌进行解释。
总体来看,次新基金表现较为谨慎,有16只基金的日净值增长率在2%以下。其中新世纪优选成长和万家双引擎两只股票方向基金的日净值增长率为负,金元比联成长动力、汇添富蓝筹稳健两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0。由此可以判断,这几只刚成立不久的基金的股票方向仓位极低,体现了基金公司在弱势环境下相当谨慎的投资态度。
三季度减仓虽然是主流,但也有30只基金是逆市增仓,其中就包括备受市场瞩目的华夏大盘基金,其仓位由中报时的51.58%增至9月19日的66.4%,增幅达到14.82%。
基金的低仓位也预示着基金有着充裕的“弹药”。
胡立峰认为,如果本轮反弹行情为市场确认的话,从存量资金角度看,如果基金把仓位从60%提高到75%-85%,则意味着基金要买入2000亿-3500亿元的股票。从增量角度看,由于开放式基金投资人前期深度套牢,因此在2500点以下赎回潮基本不会出现。预计近期还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净申购。从存量资金和增量资金两个角度看,基金近期可以买入股票的资金将是2500亿-4000亿元,这将是市场稳定的重要基础。
今日投资财经资讯有限公司从2008年9月8日到9月19日,对国内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及保险公司投资管理部门的85名投资经理和基金经理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基金经理对国内股票市场估值水平的认同度明显上升,仅30%的基金经理认为当前市场定价偏高,认为估值合理的人数为32%,另有38%的被调查者认为市场估值偏低,这是从2007年1月以来,判断低估人数首次超过判断高估人数。
200亿险资套利指数基金
春江水暖鸭先知,9月19日上证指数涨停板首先触动了保险资金,股票仓位最重的指数基金成为保险机构的首选,据来自基金公司的数据,9月19日保险公司就申购了大约200多亿元的指数基金。
银河证券的监测数据也侧面印证了套利资金的存在。
9月22日市场延续了上一个交易日的行情,上证指数上涨7.77%,深成指上涨4.40%,沪深300指数上涨6.49%。但是银河证券根据9月19日测算的基金仓位水平,对比了9月19日和9月22日这相邻两个交易日基金净值增长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基金在市场大涨的环境下,股票仓位却出现下降的奇怪或者反常现象。
从整体来看,统计的244只基金9月19日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5.79%,忽略债券市场和其他细小因素的影响,估算基金的整体仓位为57.9%,若基金保持仓位水平不变,股票持仓部分与沪深300指数同步变动,则9月22日平均涨幅应为3.76%。而实际数据显示,当日244只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97%,大大低于估算数据,表明股票方向基金股票仓位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
“以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为例,9月19日股票仓位比例为90%,22日在沪深300指数上涨6.49%的情况下,当日净值增长率仅为3.02%。23日在沪深300指数下跌3.81%的情况下,当日净值增长率为-4.83%。根据上述数据可以倒推计算出该基金22日的股票仓位比例大约是46.53%,短时间内从19日的90.10%降低到22日的46.53%,几乎不大可能。更合乎逻辑的解释是19日当天该基金的规模增加了整整1倍,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股票仓位。”胡立峰在其研究报告中认为。
103亿元:基金驰援救市政策
在“919”三大救市政策出台之后,机构是否“投赞成票”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基金曾经有过借救市政策掩护出货的先例,“4·24”行情就是因此被扼杀的。当天管理层为了救市而将印花税调低至1%,其后指数跳空高开到接近涨停,但是TOPVIEW数据显示,当时在消息公布前两个交易日,基金大力做多,两个交易日基金净买入达到40.96亿元,但是印花税调低消息公布后,基金马上翻脸,4月24日当天上证指数大涨9.29%,但是基金买入量仅为219亿元,但是卖出的量却达到335亿元,净卖出的量达到116亿元。
9月19日,类似的状况再度上演,TOPVIEW数据显示,9月18日当天,上证指数延续此前的跌势,最高跌幅达到6.5%,但是很快大逆转出现,收盘时跌幅缩小到1.72%,基金成为指数大逆转的主要力量,当天基金买入的量达到66.6亿元,卖出量仅为53.5亿元,净买入为13.1亿元。
但是很快市场就发现基金仅仅是做短差,9月19日,上证指数开盘不久,就开始封上涨停板,当天的成交量仅有431亿元,但是基金卖出的量就达到73.9亿元,净卖出达到34.7亿元,成为当天主要的卖空力量。
但是与“4·24”的后续走势不一样的是,在9月19日的大量申购出现后,基金很快就扭转方向,9月22日,继三大救市政策之后,证监会拟放松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消息公布,基金对自己前一天的操作进行了180度的修正,当天基金买入的量达到223.7亿元,买入量占到当天上交所成交量的19%,基金净买入量达到58.9亿元,上证指数被推高,后市大涨7.7%。
9月23日上证指数虽然下跌了1.56%,但是基金总体上还是坚持采用大力加仓的策略,当天基金买入量达到148.7亿元,这占到当天上交所成交量的18.5%,当天基金的净买入量达到78.7亿元。
由上可见,三大救市政策出台后的三个交易日,基金总共加仓了102.9亿元。
虽然基金的总体的加仓趋势明显,但是从9月19日救市政策出台到9月23日的三个交易日,大量基金席位加仓的量都不大,仅有个别极端的个案,指南针赢富数据显示,席位号为“5502”的基金公司三天一共卖出12.58亿元,成为逆市做空的基金典型。但是如果对“5502”三天的操作进行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其对于受汇金增持、中国石油母公司增持等利好影响而出现涨停板的银行股和石油石化股进行了减持,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位居其减持的前五位,五只股票减持的量达到11.5亿元。其看好则同样是金融股,中国平安是它加仓最为坚决的股票,加仓的量达到2.4亿元,此外,“5502”还增仓了中国人寿,买入的量为6624万元,位居买入的第三位。
积极做多的基金公司则相对较多,指南针新赢富数据显示,三个交易日买入量超过10亿元的基金公司有6家,其中“基金5532”净买入的量达到24.7亿元。三个交易日其卖出的股票仅有寥寥6只,但是买入的股票却多达38只,其买入最多的是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买入的量合计达8亿元。
QFII、券商自营冷对
除了基金外,QFII和券商自营的积极性明显不高,保险机构在二级市场做多的信心同样不足,只有游资营业部任何时候都能找到新的兴奋点。
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和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被市场认定为QFII云集的营业部。
三大救市政策出台前的9月16日到9月18日,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资金净流出6.1亿元,其中9月16日净卖出1亿元,9月17日净卖出2.2亿元,9月18日净卖出2.9亿元。救市政策出台后的9月19日,其买入量为2516万元,次日,买入的量突然加大到2.5亿元,但是到了9月23日,其操作变为净卖出7931万元。
从9月16日到9月18日三个交易日,中信证券、中煤能源、中国中铁、中国神华等“中”字头的大盘蓝筹股以及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股成为其抛空的主要对象,净卖出的量达到6.2亿元。
但是从时间上看,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是倒在了黎明前,其卖出的股票实际上都是受三大救市政策正面影响最大的股票,9月19日以后,该营业部对于部分被“错杀”的股票进行了回补,中信证券是其净卖出最多的一个股票,也是后来其加仓力度最大的股票,9月22日,该营业部净买入了1亿元的中信证券,9月23日,该营业部净买入2945万元中国神华。
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无论是在救市政策出台前的三个交易日还是救市政策出台后的三个交易日,买卖的量均差不多持平。
在救市政策出台之前,该营业部对于金融股的判断就有明显分化,积极加仓保险股,但是也小幅减仓银行股,工行、建行、招行以及交通银行均在其减仓之列,但是他大举加仓了中国平安,净买入的量达到1.4亿元。
从9月19日到9月23日,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加仓的股票很多,但是却并非瞄准市场的热点,单只股票净买入量最多的是天威保变,但是净买入的量也仅为2406万元。该营业部更多的是逆市操作,中国人寿、交通银行以及中煤能源都是其主要减仓的对象,合计减持的量达到1.3亿元。
跟QFII的冷淡相呼应,券商自营席位同样热度不高。
救市政策发布后三个交易日净买入最多的是国信的自营席位,净买入量为4.9亿元,而位居第二的是光大证券,其净买入量为2亿元,第三名则是东方证券,其净买入量仅为1.4亿元,卖出量最大的营业部却是东海证券的自营席位,其净卖出量达到6.2亿元,其次则是中信证券,中信证券净卖出量为2.8亿元,第三则是东北证券,其净卖出量为2.6亿元,东海证券和东北证券自营席位在同期没有出现一笔的买入。
保险、游资积极做短差
在此轮政策市中,保险资金的行为最难以为市场所理解。保险资金针对高仓位基金的大举加仓以及在二级市场的积极做空行为鲜明对比。
指南针赢富数据显示,38个可能为保险机构使用的其他席位中,从9月19日到9月23日三个交易日仅有9只席位是出现净买入的,而且净买入的量极少,出现净买入的席位中,净买入最多的前三个席位是一共净买入了5.7亿元,剩下的净买入量均在两千万以下。
另据大智慧Topview数据显示,可能为保险资金使用的席位22日、23日、24日分别净流出26.34亿、17.9亿、14.64亿。
从疑为保险基金使用席位主要的交易情况看,保险资金从9月22日到9月24日三个交易日主要做空的是前期建仓的金融煤炭石油类股,其中抛售工商银行10.9亿、浦发银行8.82亿、中信证券8.1亿、中国人寿3.8亿、中国神华2.12亿、中国石油3.26亿、中国平安2.32亿、中煤能源2.05亿等。这些也是受救市政策触动,涨幅最为可观的股票。
“保险资金9月19日大量申购,之时针对仓位高的基金,所以明显具有套利的意图。”某基金公司人士曾经告诉记者,结合保险资金抛空涨幅较多的金融以及石油石化股的操作分析,上述人士的套利一解颇能说明问题。
在所有类型的投资者中,除了基金外,游资也是表现最为积极的机构。
在汇金买入银行股的带动下,大量游资聚首银行类个股,如工商银行,其买入居前的营业部名单出现了银河证券宁波和义路、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东吴证券杭州文晖路知名短线游资身影。
在这波救市行动中,中信证券北京白家庄东里营业部突然崛起。从9月19日到9月23日三个交易日,营业部中净买入量最大的就是中信证券北京白家庄东里营业部,净买入量为19.7亿元。而追溯中信北京白家庄东里营业部历史交易记录发现,其主要交易品种皆为大盘蓝筹,实力不容小觑。而中信北京白家庄东里营业部也被怀疑是汇金增持三大银行的“御用”营业部。9月22日汇金增持三大银行当天,该营业部就是唯一一家同时出现在三只股票上的营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