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基金-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 > 投资攻略 > 基金动态

三季度5基金规模跌破发行线 被清盘可能性不大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204只股票型基金在整个3季度中,有4只基金净申购份额占其2季度末总份额的20%以上;同时,也有4只基金净赎回率高达20%以上,两极分化较为明显。

  在各股票型基金3季报披露的总规模中,虽然离基金运作中总规模不得低于5000万元的下限仍有段安全距离,但已有5只基金产品跌破了发行成立时需2亿元规模这一下限。

  “理论上有清盘风险,但实际上可能难以发生。”上海某合资基金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2005年也一度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结果并没有任何一只公募基金被清盘,一般而言,基金公司只要在最后关头找资金托一下即可。

  新基金遇赎回

  据统计,全国204只股票型基金在3季度共申购903.23亿份,共赎回1040.29亿份,净赎回137.06亿份。

  据好买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在3季度中,净申购率排名第一的是华夏上证50ETF,申购总份额为109.65亿份,赎回总份额81.35亿份,净申购的份额占其2季度末总份额的33.58%。值得关注的是,宝盈资源优选基金3季净赎回份额占2季总份额比例高达44.14%,其次为南方优选价值基金净赎回率为23.03%、天治创新先锋基金21.51%、招商大盘蓝筹基金20.16%。

  为何会有大笔赎回产生?这疑似“封转开”引发的赎回潮。据了解,宝盈资源优选、南方优选价值、天治创新先锋、招商大盘蓝筹分别于2008年7月7日、9月16日、8月6日、7月18日起开始办理日常申购、赎回业务。

  “坦白说,新基金打开后有赎回是很正常的,也在我们意料之中。”某基金公司人员对记者透露,毕竟首发的资金里面,可能有一部分是水分。

  另有基金人士表示,基金发行时找机构“凑数”,一般此类机构往往是基金公司的老客户,碍于面子就会掏一点钱“雪中送炭”,但是之前会商定好打开赎回后就会撤资。而有时候基金公司可能和机构签订一个协议,约定打开后可以立即赎回,封闭期间如果产生亏损由基金公司“体外”补偿,这也是基金打开后出现巨量缩水的重要因素之一。

  业内人士表示,近阶段基金发行极为不畅,股票型基金发行首募份额屡创新低,一些基金公司为了保证基金顺利成立,对公司员工也采取了一定的认购动员甚至奖励,这种现象也在银行、券商等销售渠道中存在。

  “那么,这部分认购的份额,极有可能在新基金打开后立即赎回。”上海证券研究员张瑾表示,另一种发生大笔赎回的情况是,基金封闭期净值损失比较明显的,一旦打开申购赎回,持有人及时止损操作也在一些新基金中存在。她认为,对于封闭式基金原持有人来说,封转开意味着持有的基金份额能按照份额净值赎回。而市场低迷,基金财富效应缺失,进一步加剧了持有人的赎回意愿,熊市阶段封转开的赎回潮更为猛烈了。

  但赎回部分仅仅是新基金首发时的水分?名列赎回榜第5名的是天治品质优选基金,赎回率达18.78%,仅次于4只封转开基金。

  清盘何其难

  根据3季报数据,在股票型基金中,已有5只基金总规模低于2亿元,即《基金法》对新基金发行最小规模的底限。它们分别是海富通中国海外优选1.22亿元、天治创新先锋1.35亿元、东方策略成长1.78亿元、华宝兴业海外中国成长1.85亿元,和新世纪优选成长1.89亿元。据《基金法》规定,新基金发行总规模不得小于2亿元,否则不能成立。

  其中,新世纪优选成长基金于2008年7月25日获证监会书面确认,刚成立时总规模为2.78亿元,在短短60多天时间里,规模缩水32%。再延续下去,是否会有小基金面临清盘?

  “这完全可能。”张瑾表示,这和二级市场上市公司退市是一样的概念,最终总会优胜劣汰。基金要摆脱规模持续缩水,避免清盘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强盈利能力,提升业绩排名,但这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

  “想要清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某基金公司法务部人士告诉记者。

  据2004年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44条规定,在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续期内,若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的,则基金管理人在经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

  首先,如果事实所发生60个工作日分布在两次季报之间,那投资者便无从知道期间是否少于过5000万元,除非在季报公布的最后一天还没有拉回到5000万元。“基金公司自己自投,或者找机构托一把,并不难办到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因为在连续60日保持到5000万元以上并不难;而要高于100名持有人,基金公司发动员工及亲戚买一下就足够了。

  其次,上述基金人士进而表示,即使真的连续60日达不到规定,如果基金管理人向证监会报告方案说不终止,证监会也同意,托管银行也没有意见,那还是可以硬撑下去。

  “基金要清盘倒有一个方法,就是投资人召开持有人大会。”一位业内人士说,大会通过清盘解散的决议,基金便可以解散。这和银行挤兑一样,如果有人投“不解散”的票,万一其他人不断的赎回,基金必须抛售兑现,规模势必更加缩小,反而更趋向于被迫清盘。由于清算也是有成本的,继续持有的人可能亏损更多,所以基金持有人一般会投票同意解散。

(责任编辑:姜隆)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