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手段解密
在观察瑞银的过程中,发现了有趣的现象,以11月12日为界,11月12日(不包括12日)前期瑞银多买,11月12日后,瑞银多卖。
实际上,其他QFII集中的席位也呈现出此类特点。QFII扎堆的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等三家营业部,10日和11日净买入了17.82亿元和12.13亿元,12日、13日则净卖出了7.65亿元和3.97亿元。
这正好与基金、保险等其他内资机构前三天逢高减持,周四开始全线增仓的操作思路相反。数据显示,10日至13日,基金席位净买入额分别为-19.48亿元、-1.82亿元、-3.22亿元、9.45亿元;保资及其他内资机构席位净买入额分别为-0.62亿元、0.42亿元、-2.45亿元、0.15亿元。
而券商集合理财的量化数据尚难统计,但多位券商集合理财经理向记者表示,这波反弹过程中,以观望为主,操作较为谨慎。上海某券商集合产品的负责人甚至称:“我基本上没有动过。”
记者统计发现,上周当4万亿投资信号释放时,QFII果断地顺势增持,并在上涨后部分套现;基金和保资先是沿用前期反弹即减仓的做法;而券商集合理财观望大于行动。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