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市大刀阔斧开拓新业务之后,在熊市2008年,监管部门在产品、投资、销售等全方位入手,精雕细琢以扎实基金行业基础。
2007年A股大牛,基金行业以赚钱效应赢得投资者信任之后,QDII业务、专户理财业务两大新业务也顺势推出。
2008年12月16日,证监会基金部发布《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创新的鼓励措施》(下称《文件》),旨在从制度上鼓励基金产品创新。通知表示,基金部将在今后的审核工作中对有重大创新的基金产品实行绿色通道审核制度,基金公司可以在创新产品的审核期间,再上报一只普通基金产品,被认定为有重大创新的前几只类似产品都可以实行绿色通道审核制度。
“《文件》是将此前‘不成文’的政策公开透明了。”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门负责人表示,自封闭式基金改革创新以来,证监会一直执行鼓励基金产品创新的政策。“最近监管层越来越透明化,这个《文件》是一个反映,基金产品审批排队现在也透明化了。”
而在投资方面,监管层则以制度建设和风险提示等不同手段保护持有人利益。
2008年9月12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对基金管理公司在公允价值计量,尤其是长期停牌股票的估值上作出了制度性安排。
公允价值估值使得基金估值业务更加规范,更好地保护了中长期持有人的利益。
而在债券市场迎来久违的牛市之后,债券基金的风险也被监管部门密切关注。
11月17日,证监会基金部向各基金公司及托管行下发的《关于基金债券投资相关风险的提示函》,根本意图在于防止部分基金公司操纵固定收益品种投资的收益率,片面追求基金规模的扩大。
提示函给出了六条风险提示,主要为严禁为追求收益而违规操作、货币基金的偏离度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两项外;其余为加强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风险控制,同时提示托管行对基金的债券投资运作加强监控力度。
熊市基金发行冷清,然而监管部门在也并未放松对基金销售业务环节的制度建设后的执行检查。在牛市基金发行创新高之后,2007年底证监会推出系列销售适用性相关制度建设,熊市,基金部更是不遗余力地加强对基金销售活动的监管,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2008年9月至12月,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开展了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基金销售机构的销售业务系统的全面检查,检查包括各基金销售机构自我检查和监管部门现场检查两个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