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4次降息 央票隔周发行
今年对货币基金影响最大的事件首推9月份以来的4次降息。
而货币基金主力配置的债券品种——央票发行频率变每周为隔周,则是另一桩大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央票一直都是货币基金主力配置的债券品种。根据申银万国统计的数字推算,今年三季度,央票占整个货币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为60.72%。
10月末至11月初,央行先后两次将1年期、3个月期票据改为隔周发行。10月27日,中国央行表示,将暂停每周一次的1年期票据发行,改为隔周发行1年期央行票据,新规定即日起生效。紧接着,11月5日,央行再次宣布,从11月6日起暂停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3个月期央行票据;央行同时表示,为保证市场流动性充分供应,该行将开始隔周发行3个月期央行票据。这在近年来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并不多见。
在上述大事件的影响下,第四季度,多只货币基金按照“影子定价”与“摊余成本法”确定的基金资产偏离度超过0.5%,不得不对组合进行调整。
受降息预期的影响,债券交易价格上涨较快,使得基金原有库存证券浮动盈利大幅上升。致使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在第四季度抢尽风头,多只货币基金按照“影子定价”与“摊余成本法”确定的基金资产偏离度超过0.5%,并相继发布了公告且对组合进行调整。
11月14日,华夏现金增利七日年化收益率更是达到了17.843%。截至12月19日,仍有8只货币基金的最新七日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0%以上,海富通货币A和海富通货币B七日年化收益率依然高企,分别是16.71%、16.93%。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