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基金又称克隆基金,在国外非常普遍,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衍生产品来复制目标基金的市场表现,另一种是投资策略复制。我国基金市场中的复制基金主要是后者,当基金公司一只基金比较成功、但规模偏大、单位净值偏高的时候,发行另一只风格类似的基金;复制基金与原基金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基本相同。
一般来说,国内的复制基金与母基金往往由相同的基金经理管理,资产配置和股票投资组合比较相似,因此业绩差距不大,一般单个季度的净值增长率之差不会超过3-4%。然而,伴随着近期市场的活跃和波动幅度的加大,有些母基金和复制基金之间的表现开始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海富通精选基金(母基金)和海富通精选二号基金(复制基金)就是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例。
在证监会去年3月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中规定,如果分析期内,公司管理的投资风格相似的不同投资组合间业绩差异表现超过5%,公司应就此在监察稽核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中做专项分析。
两只基金的2008年四季报显示,海富通精选基金当季的净值增长率为-4.94%,而海富通精选二号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3.28%,二者的差值为1.66%,完全在合理的区间。因此,在两只基金的四季报中,并没有对此进行过多的说明。
然而,当我们以2月4日收盘数据为基点,观察此前三个月的净值表现,二者大相径庭。2008年11月4日至2009年2月4日,海富通精选基金区间收益率为27.10%,而海富通精选二号的区间收益率则为19.40%,二者差距高达7.7%。
按照目前的相关规定,这种非完整报告期内的业绩差异一般不需要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特别说明,但并不代表这种差异是正常的。非报告期的业绩差异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二者阶段性净值表现如此悬殊呢?
我们注意到,海富通精选二号基金在2008年12月25日进行了一次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红利3.2元,这是该基金成立以来的首次分红,而当时该基金的累计净值仅为0.807元。显然,在大比例分红之前,该基金必须降低仓位,此阶段的持仓结构调整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这一时段的净值表现。四季报显示,两只基金的持仓差异较大,且海富通精选二号基金在重仓股的减仓力度也明显大于母基金。
那么,海富通精选二号基金为什么在单位净值远远低于面值的情况下还要进行如此大比例的分红呢?这种分红是否合规呢?
按照该基金的分红公告,是以2007年度已实现净收益为基准,向该基金份额持有人进行收益分配。
海富通精选二号基金成立于2007年5月,当年10月16日最高净值曾经达到1.48元,此后震荡下行。因此,按照该基金契约规定,全年基金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年度基金已实现净收益的50%,如果以2007年的已实现净收益指标为基准,该基金的确可以进行利润分配,也不得不进行利润分配。但是,在2008年的一季度,该基金原本可以从容的进行利润分配,却迟迟没有行动,一直拖到2008年末,才仓促地进行此次分红。
问题是,2008年的股票市场风云突变,经过这一年惨烈的市场下跌,海富通精选二号基金不但将2007年已经实现的收益亏损殆尽,反而还出现了新增的亏损,分红前的净值就已经低于了面值近两成。该基金契约同时规定,基金收益分配后每份基金份额的净值不能低于面值。如今,分红之后的该基金净值仅为0.487元,已经远远低于面值。
基金分红的本意,是在市场系统性风险较高的时候,通过兑现已经实现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落袋为安。然而,海富通精选二号基金却不愿意在高位分红,相反在市场下跌超过七成、已经跌无可跌进入中级反弹的阶段却不得不减仓应对分红,导致该基金此后的净值表现远远落后于母基金。
从基金投资者的角度来说,现金分红相当于被动斩仓,而且几乎是斩仓到了最低点,想要挽回亏损的难度可见一斑。这样的结果,究竟是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还是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