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公募基金全线亏损,就连表现最好的股票型基金也亏损了32.28%。相反,私募基金却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有据可查的150多只阳光私募证券信托产品中,有7只取得了正收益,最高的年回报接近20%。
就在公众不满于公募基金一年巨亏1.66万亿元,却只进行敷衍式的道歉时,私募基金还发生了一件震惊投资界的事:阳光私募上海鑫地掌门人蔡杰宣布,将自掏腰包1250万元弥补客户亏损。
尽管在法律上没有保本责任,但上海鑫地还是慷慨解囊,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相比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更在乎投资者,更有客户意识。
回溯2007年,当股市牛气冲天时,没多少人关注私募。严格控制风险的阳光私募,在业绩上也不如公募基金。但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当昔日的明星随着大盘下跌一起消失时,人们又回过头来,开始关注私募基金。
为此,在牛年暖春行情中,本刊走入通过信托发行了产品的十几家阳光私募基金,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浮光掠影的报道,希望为你勾勒一个大致脸谱。
优异业绩惹人关注
在不少人的眼里,私募基金还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什么是私募基金?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相对,是指通过非公开的方式向高端人群及机构发行的证券投资基金,在美国通常称为“对冲基金”。
国金证券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虽然在法律上国内私募还没有获得像公募基金那样的“名分”,但借道信托,私募这几年发展迅速。国内有据可查的目前已经有150多只阳光私募证券信托产品。
2008年公募基金“满盘皆输”,股票型基金全年平均亏损超过50%,即使业绩排名最靠前的股票型基金,跌幅也在三成以上,公募基金业全年巨亏1.66万亿元。与之相对应的是私募却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由于仓位控制合理,它们的业绩普遍好于公募基金。国金证券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最佳私募基金榜”显示,不少私募基金都实现了赢利,其中金中和的收益率甚至高达18.19%。(获奖名单详见图表1)
图表1:国金证券2008“中国最佳私募基金”评选结果
奖项 获奖名单 入围名单
年度最佳私募基金 非结构化产品:中国龙精选、深国投•星石3期、重庆国投•金中和西鼎、深国投•武当1期、深国投•新同方 非结构化产品:深国投•景林稳健、深国投•景林丰收、中国龙价值五、深国投•民森A号、深国投•亿龙中国、中国龙稳健、华宝信托•励石一号、中泰•汉华、中国龙、深国投•金域蓝湾1期、深国投•道合、粤财信托•合赢、中国龙增长六、平安财富•淡水泉成长一期、深国投•朱雀2期
结构化产品:空缺 结构化产品:空缺
年度最佳私募基金管理人 深圳市星石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同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金中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瑞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四川省鑫巢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市武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励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汉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云南信托、上海朱雀投资发展中心
年度新锐私募基金 非结构化产品:深国投•博颐精选、衡平信托•鑫巢盛利、交银国信•国贸盛乾一期、国民•东方远见一期、平安财富*从容优势一期 非结构化产品:华宝信托-证大稳健、深国投•高特佳添富、深国投•时策1期、北京国投•合德丰泰、交银国信•中欧瑞博成长策略一期
结构化产品:空缺 结构化产品:空缺
年度新锐私募基金管理人 上海博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湖北国贸盛乾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东方远见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上海盈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方信富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百利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合德丰泰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陕西西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年度最佳收益奖 重庆国投•金中和西鼎 ——
年度最佳风控奖 中国龙精选 ——
注:排名不分先后。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为什么私募去年的业绩普遍比较好?上海鑫地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杰认为,激励机制和投资制度上的差异,是导致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2008年业绩差异的最大原因。公募基金更多的是在资本市场上扮演一个资产配置者,而不是投资者的角色,追求相对回报而不是绝对回报。最低持仓比例要求及其巨量资金规模,迫使公募基金即便在市场处于严重泡沫状态,也必须参与市场买入股票。私募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盈利模式是收益与业绩挂钩,不像公募基金那样不用看业绩都能收管理费,因而必定更加谨慎。
上海睿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宁也从规模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私募基金在2008年能够跑赢公募基金,“船小好调头”也是重要原因。
去年下跌市的业绩优于公募基金,那么在近阶段的市场反弹中,私募的表现如何呢?
2月5日,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发布了《09私募开门红,继续领跑》的报告,近1个月的表现,私募业绩普遍良好,有83.58%的产品战胜沪深300,较公募明显胜出。相对而言,近3个月的数据更有意义。市场在近3个月中基本处于温和震荡反弹状态,私募业绩分布在此阶段与公募业绩分布开始接近,但仍略有胜出。
掌舵人多是业界明星
私募的业绩很不错,那都是些什么人在管理私募基金呢?“没有三分三,不敢上梁山”,做私募的,大多原本就是业界的投资明星,要不是对自己的实力有足够信心,谁敢去做私募?私募基金的繁荣发展,衍生出了各种派别,主要有券商派、公募派、留洋派、草根高手派等。
券商派起步较早,实力强劲。在2008年年初就先知先觉解散基金的赵丹阳,出身于国泰君安。去年收益冠军金中和的投资总监邓继军也是券商出身。晓扬投资管理公司的杨骏,更是上世纪90年代风云一时的君安证券总裁。天马投资康晓阳也曾长期担任君安证券资产管理部负责人。
公募派的代表则有江晖、吕俊等。星石投资的负责人江晖,原来是工银瑞信的投资总监,管理的基金业绩出色,其团队也多是公募出身。上海从容投资管理公司的负责人吕俊,原来是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也被视为上投摩根的灵魂人物。
草根高手派的代表,则有刘明达、林园等。1969年出生的刘明达,在大学的专业课是化学工程,却成名于股市。以他名字命名的深圳明达投资顾问公司,是最早发行阳光私募的公司之一。被称为中国民间股神的林园,也设立了自己的林园投资,发行了3期信托产品。
由于派别不同,这些私募基金的投资理念也大不相同。东方港湾投资公司总经理但斌是个彻底的巴菲特崇拜者,他完全“复制”巴菲特的投资思路。巴菲特一生重仓13个股票,其中7个股票赚了270亿美元。但斌选好他认可的股票之后,也是长期持有,据说平时基本不看盘。杨骏则认为巴菲特不可死学。他一般同时看几百只股票,随时调整组合,每只股票有严格的持仓比例限制。
尴尬中快速发展
由于至今未能立法,私募基金在国内身份尴尬,不得不承受公众的一些误解。在不少人的眼里,私募原来似乎一直与“坐庄”、“地下基金”、“非法”等字眼相联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从2005年开始,私募基金摸索出了阳光化的模式——信托模式。它们跟信托合作,由信托公司发行理财产品,筹集到的资金由私募基金负责运作,虽然必须利润分成,但也解决了长期困扰私募发展的合法化市场运作问题。
阳光私募近年发展迅速。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2008年年初阳光私募只有81只,但是到年底时,运行时间超过3个月的私募已经达到145只。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记者了解到,深圳是私募基金借道信托的发源地。由于它们在深圳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最初的一批私募,多集中在深圳。据深圳市2008年初的初步统计,深圳当时就有各类注册私募公司3800多家,自有资金200多亿元,管理资金3000多亿元。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参与私募基金的发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私募“北上”、“沪移”,北京和上海也成为越来越多私募驻扎的地点。
因为身份尴尬,不少私募刻意保持低调。不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私募。随着国金证券、第一财经研究所和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等机构对私募的研究和关注,私募的信息已经变得越来越透明。
私募更加“客户至上”
相比公募基金,私募更重视客户的利益,管理人一般都会拿出自有资金,参与基金的运行,以便更好地维护客户利益。
今年年初,就在公众不满于公募基金一年时间巨亏1.66万亿元,却只进行敷衍式的道歉时,私募基金却发生了一件破天荒的事。1月7日,阳光私募上海鑫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掌门人蔡杰宣布,将自掏腰包1250万元来弥补客户损失。
深国投发布的公告称,成立一年的“深国投•鑫地1期”进行份额调整,投资顾问上海鑫地和其掌门人蔡杰今年年初向深国投递交《关于放弃部分信托计划利益的说明函》,要求分别放弃约23.737万份和4.846万份的信托利益,放弃的信托利益均归于信托计划。
尽管在法律上没有保本责任,上海鑫地却“自掏腰包”补偿客户,承担了超过15%部分的损失。赔偿案一出,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不过,蔡杰对此却很淡然。他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当初作出这个决定时根本就没想到事件会有这么大的影响,也不值得炫耀,因为“帮客户赚到钱才是根本目的”。
“追求绝对收益”,是私募最大的特色。信誉为生存之本,私募更注重客户利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也正因为如此,私募的吸引力才这么大。
私募前景很看好
人们目前买私募主要还是看管理人的名气,但是一些知名私募2008年的业绩反倒很糟糕。
“ 民间股神” 林园管理的3 只阳光私募——林园1号、林园2号、林园3号,亏损都超过50%;但斌的东方马拉松私募也损失过半。万利富达则以61.85%的年度跌幅排在业绩榜尾,这只产品由大鹏证券分析师出身的胡伟涛掌舵,重仓持股战略一度让他在2007年站在私募基金经理顶端,2008年却坠入谷底。
业绩不好的私募管理人,接受本刊采访时大多不愿多谈,甚至干脆拒绝采访。
本刊记者采访中也发现业绩不错的私募基金经理,并没有想象中的得意,或者沾沾自喜,他们反倒都不断提醒记者,投资是长期的事情,不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
当记者采访一位2008年业绩非常出色的私募经理时,他坦言压力很大,除了投资上的,也有客户给予的压力。他坦诚地对记者说:“别把我们捧得太高。2007年一些做得很好的私募,去年业绩都很差,一年的业绩并不代表什么。”
在采访投资者的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私募产品有它自身的投资优势,表示都看好私募行业的前景。
上海鑫地蔡杰表示,对比美国的大型私募基金动辄上百亿美元的规模,中国的私募基金普遍规模还较小。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民众对各类财富管理需求的增强,未来几年中国必将出现一批著名阳光私募公司,管理百亿元以上资产。同时,私募基金高速发展必然带来行业的优胜劣汰,优势企业崛起的同时,一部分业绩及信誉不佳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
上海睿信李振宁认为,做投资是靠业绩说话的,私募在投资上有诸多优势,监管部门应该给予私募更大的空间。
北京京福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陈山呼吁,私募这个行业还存在诸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身份,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私募的管理,给予牌照,那样才能让私募更健康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