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聘门”事件乍出 竟成业内第一单
2月23日,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悄然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宣称与瑞士信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就解除工银全球基金的《投资顾问协议》达成协议,瑞士信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瑞士信贷)不再担任工银全球基金的境外投资顾问。
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由银行直接发起设立并控股的合资基金公司,工银全球是其旗下去年2月14日成立刚满一年的一只QDII基金,该基金品种目前国内共有10只,均聘有境外投资顾问,成立以来由于业绩表现一直不佳受到了大家的诟病,此次工银瑞信率先做出了解聘了境外投资顾问的决定,引发了业界探讨。 [进入QDII专题]
虽是“亲家”下手决不手软
在工银瑞信基金公司的网站上的可以看到,该公司目前有三大股东,瑞士信贷实际上是其第二大股东,占有25%的股份,第一大股东则是中国工商银行(55%)、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20%)是其第三个股东。由此看出,工银瑞信基金此次竟然毫不手软的解聘了自己的股东瑞士信贷。从统计上看,目前国内拥有QDII基金的合资基金公司占到了一半,这些基金公司在选择境外投资顾问时通常会理所当然的选择自己的股东,像华宝兴业海外成长的境外投资顾问就是其股东方法国兴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交银施罗德环球精选的境外投资顾问同样也是其股东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某合资基金公司的业内人士就明确地表示,公司与境外投资顾问合作是一个长远的战略考虑,不会贸然解除合作关系。
翅膀硬了要“单飞”
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就此事在搜狐基金上发表了解释声明,声明中强调了该基金的投资范围主要是投资于在香港等境外证券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以及全球范围内受惠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境外公司股票。其中,投资于香港等境外证券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的资产为中国公司组合,投资于全球范围内受惠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境外公司股票的资产为全球公司组合,中国公司组合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30%-50%,全球公司组合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50%-70%。[点击查看声明]
据了解,工银全球的投资团队主要负责中国投资组合,而外方顾问负责管理全球公司组合,在过去的一年中,这种分工的结果却并不理想。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工银全球的净值一路走低,截至到2月24日,其单位净值降到了0.518,几近腰斩。但在声明中工银瑞信声称在投资团队、业务流程、系统建设、风险控制等多方面已经具备了对工银全球基金全部资产自行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建立了针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投资交易系统与后台清算体系,积累了全面的投资管理经验,全球投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众家评论 外来的和尚念经不灵光?
某业内人士在接受笔者询问时表示很理解工银瑞信的做法,据他介绍,境外投资顾问的咨询费通常从基金管理费中计提,最高占到了管理费用的一半左右,但由于去年以来,QDII基金净值大幅缩水,规模也不断缩减,管理费用总额实际上并不高。因此,解除境外投资顾问,应更多的是从独立运作基金的角度去考虑,锻炼自己的基金管理队伍。另外,QDII基金可以大量投资在香港和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而在对于中国公司的评估和判断上,本土队伍无疑要优于境外顾问。
银河证券的王群航也提到了目前阶段境外投资顾问所起的实际作用并不大,但同时,他也谈到了一点,境外投资团队通常在全球都设有很多的分支机构,也拥有庞大的投资研究队伍,假若研究30多个国家,甚至需要500至600人,但国内的基金公司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和研究队伍,所以才需要借鉴境外投资顾问的投资意见。假若单是看些报告就投资,就只是单纯地“纸上谈兵”,所以实地调研以及经验积累对于基金公司管理投资十分重要。
逆风中如何进退 基金QDII任重道远
金融危机还未过去,第二波金融危机袭来的言论又扑面而来,对于生不逢时的QDII基金来说,海外市场似乎并未成为原先所期待的那块诱人蛋糕,逆风中如何进退,基金QDII任重道远!
独家声明:搜狐理财频道、基金频道独家稿件,版权所有。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88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