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0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上周末,在万家基金举办的“2009年春季宏观经济形势报告会”上,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著名经济学家易宪容均表达了上述观点。就未来的投资策略而言,万家基金提出,以新能源、新传媒、新通讯和新服务为代表的四大领域,将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万家基金策略分析师在会上指出,世界经济每一次大萧条的衰退都是以新经济兴起而结束的,比如说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推出了电子制造业。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陷入经济衰退,又是网络经济拉开了复苏的号角。万家基金认为,未来的经济必须依靠新的引擎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增长,而以清洁能源和清洁技术为核心的产业规划,会再次催生经济革命。中国政府推出产业振兴规划,就是当前投资的产业选择逻辑。
在目前的危机下,中国政府开始改变旧的增长方式,寻找新的增长引擎。万家基金认为,新经济的本质是资本知识化,只有资本高度密集型的产业才可以孕育新经济引擎,新能源、新通讯、新传媒和新服务最有可能担当重任:新能源是中国发展的突破口,通讯会带来新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会催生新传媒,而服务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方向。万家基金认为,在引擎产业当中,拥有优势的企业,很可能就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刘福垣在会上指出,以总量指标为控制手段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并不适用于中国目前这样一个“城乡二元经济,东、中、西部发展失衡”的社会结构。他说:“现在这样一个结构下,中国根本没有所谓的西方的经济周期。按照我们经济体的生命周期,他是在青少年阶段,是在青春期,正是在播种生发的阶段。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看清楚了,每年正常规律10%以上的增长,物价以3%-5%的百分点涨,大家放心,GDP12、13%是正常的,不是高速度”。
易宪容在会上表示,中国的经济和美国的经济最根本的差别在于,美国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金融市场是美国服务业的核心。而中国以实体经济为主,正因为我们服务业落后,实体经济为主导。中国经济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受到的影响就会比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