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搜狐基金频道(http://fund.sohu.com/) 查看更多基金理财资讯 >>>
【今日关注】
公募基金一周评述 封闭式基金分红行情局部展开
今年来166只开基收益率超过20% 最高上涨逾44%
逾九成基金经理认为未来6个月A股预期收益为正
【仓位变化】
年报显示:基金错抛12只翻倍股(附名单)
3月新基金募资逾150亿 但涨幅较小仓位依然很低
赚完就“撤退”
基金90次精准“布局”高送转股
【牛年投资】
损19亿“救生艇”条款渐近 建信会提前封转开吗
新基金值得“尝鲜”吗? 选新or老基金需看后市
“投基”有道:市场见底时选择买高仓位基金
理财周报一直关注基金公司对契约的履行情况,近日发现多数基金季报披露的数据与当初契约规定的有出入。
4只基金现金低于5%:
“现金”与“现金类”的差异
在国海富兰克林的六只基金中,一只因成立时间短未披露去年四季报,其他五只均不同程度不同部分出现与契约规定有出入的现象,其中国富弹性是股票类“不达标”:国富弹性合同规定:股票资产比例为60%-95%,2008年四季报显示为59.94%。
“这个是被动性突破,如果股票往下跌了,那么股票资产的配比在总资产中的比例会下降。”记者致电国富弹性基金基金经理张晓东,他这样解释:“差距不大,不是主动出现的”。
国海富兰克林高层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说:“国富弹性基金2008年四季报披露:股票资产占基金总资产59.94%、占基金资产净值60.19%。按照目前的风险控制口径,国富弹性基金在股票资产比例方面并无违反基金合同规定。”
是表述出了问题?
再看现金配置方面,国海富兰克林旗下四只现金配比都不足5%。其基金合同对现金资产配置的表述均为:“现金类资产:5%-20%”或者“现金类:不低于5%”,而在2008四季报中国富收益显示为“现金:4.36%”,国富潜力显示为“现金:3.87%”,国富价值显示为“现金:4.63%”,国富债A显示为“现金:2.57%”。
一个“类”字里有大文章。
“这是概念上的误会,因为一年期内的政府债券都可以算是现金类资产。”国海富兰克林投资总监张惟闵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而国海富兰克林高层对记者的回应几乎与张惟闵一样,他们认为:“现金主要应对赎回情况,作为流动性很强的资产,一年期以内的政府债券具有很好的变现能力,也可以用于应对类似需求。这就是为什么通常把现金及一年期以内的政府债券资产合称为‘现金类资产’的原因。”
该公司进一步解释到:在“现金类资产”中,现金的收益几乎是最低的,为提高基金资产的使用效率,“通常‘现金类资产’中一部分以政府债券形式存在,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发现真正的现金占比很低的原因。”
另外,国海富兰克林高层也解释,合同规定为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年报公布为现金,“所以会有误解”。
既然“现金类”就是所谓“现金”,但似乎只有基金公司“知道”其中“含义”,为什么没有在相关文件中陈述清楚呢?表达不到位,普通投资者肯定看不懂。事实上,数据的出入或许并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在于大多数基金公司在合同里的和季报里的表述不够准确和一致,概念没说清导致投资者感觉“纰漏百出”,很容易引起误会。如果明明白白地阐释,而不是这里表述为“现金类”,那里又是“现金”,投资者就能一目了然了。
“‘误差’的情况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事情,跟基金公司无关。”银河证券基金研究总监王群航接受记者采访时轻描淡写地说,“现金类指的是现金和等价物,不只是通常说的现金。”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庄正也认同这一观点,他告诉记者,现金类确实是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短期债券等现金等价物。
“十个工作日可纠正”成“保护伞”
“至于59.94%突破60%下限,我们还有10个工作日可以调整。”国富弹性基金经理很自信地告诉记者,显然他对此并不是很在意。
上述数据差距小,我们可以理解为“股票价值在不断变动造成各资产比例的变动”,但在国富旗下基金中,记者还发现,个别基金的现金配置与下限“相距甚远”,比如国富债A的2.57%和国富潜力的3.87%,与5%差距一半,难道也是“被动突破”?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开放式基金应当保持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5%的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以备支付基金份额持有人的赎回款项,但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基金品种除外。
“一只基金只保留1到2个点的现金配置很正常,”王群航不认为这有多严重,他告诉记者,“这些季报的数据只是某个时点的情况,他可以在十个交易日内纠正。就算遇到大额赎回,仅靠5%的现金配置也根本不够。”
庄正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实在偏差了,那就在十个交易日内纠正过来。”
我们不得不揣测,难道基金公司普遍对资产配置突破下限“不够重视”的原因,就在于“十个工作日可调整”等相关政策规定?政策空间被很巧妙地当成“保护伞”了?这样一来,契约规定岂不是等于“没有规定”?政策约束岂不是“没有约束”?
“没必要死守规定,也没必要太死板。”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庄正说,“如果预期那个时段没有或者少有赎回的情况发生,少持有现金也是可以的。毕竟收益最大化是基金管理人要追求的。”
安信证券基金分析师任瞳分析指出,出现现金配置比较低也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该基金管理人预判接下来的时段申购和赎回的比例比较平衡,需要的储备现金比较少,那么他可以适当降低现金的配置比例。“而不用太苛刻。”
投资者:这种现象“应该严肃对待”
老基民张佳听说“国海富兰克林六只基金四只现金配比不足下限”时,她表现“很惊讶”。“如果一两只基金出现类似情况,我觉得好理解,毕竟股票在不断上涨或下跌,有零点几的误差是不容易避免的,纠正了就可以。”但是她还表示,与下限差距太大就很难说是被动的。“尤其是一家公司几只产品同时出现一样的问题,这很难理解。”
廖先生则更为严肃,他认为“现金资产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投资者资本的安全性,太低的现金配置显然是不行的。”“何况当初这些规定还白纸黑字写进合同,为什么又不遵守呢?那不是形同虚设?”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基民里,也有部分投资者表示“关系不大”,但多数认为“应该严肃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