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华夏基金王亚伟公开回应市场疑问

2009年07月10日06:34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文清

  不论是他管理的基金,还是所投资的股票,甚至是个人生活,著名基金经理王亚伟总是很容易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9日下午,华夏基金投资委员会主席王亚伟在公司会议室接受了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就市场上关于他在投资方面的一些问题做了全面回答。

 

  关于操作

  记者:华夏大盘精选业绩优秀,常常成为媒体、公众的关注焦点,对此您怎么看?

  王亚伟:对于各种质疑,我的心态概括起来说就是坦然面对。之所以能够坦然面对,首先是因为我没有任何违规的操作,不心虚当然坦然;其次还因为,有质疑说明有人关心你,有人关心总比没人关心好,尽管其中存在很多误解,但我不想去和这些误解较劲。我希望能够多一些理解,但如果理解不了我也无法强求。毕竟中国证券市场、中国基金业的发展时间还很短,大家由于经历不同、所处位置的不同,对投资的认识也各不相同,短期内无法达成共识很正常。也没有必要达成共识,投资上的问题,往往在达成共识后很快就会走到错误的边缘。既然如此,何不求同存异。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试图让每个人理解你、说你好根本就是徒劳的,还是顺其自然吧。在投资领域里,时间是试金石,大浪淘沙,水落石出,很多事情,需要留待时间去证明。与其把精力花在对外解释上,不如花在投资研究上,花在家人朋友上,花在兴趣爱好上,时间对我来说永远是不够用的。但为什么这次我要花时间出来解释一下呢?因为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总有很多朋友发来短信安慰我,鼓励我,我得一一回复表示感谢,我发现这占用了我不少时间,所以希望今天花一点时间,换来今后我和我的朋友们节省更多的时间。 

  关于投资理念

  记者:您的投资理念的核心是独立思考,不跟随大流,反映在投资中,您发掘并投资一些重组股、冷门股等,您能具体解释一下您的投资理念吗?

  王亚伟:做投资要形成一套能够体现自己风格的,适合自己运用的比较成熟的投资方法和理念。投资的着眼点一定要放在自己对市场本身的认识和把握上,而不是跟别人走,失去主见。不管什么时候,要独立思考。

  目前对于价值投资存在一些误区。不知道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没有讲清楚还是有些人在理解上出了偏差,我见到听到的一些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并不是在真正地做价值投资,他们做的只是贴标签,给自己贴上价值投资者的标签,给予他们投资方法不同的人贴上投机者的标签,给某些股票贴上价值股的标签,给其他他们没有认真研究过的股票贴上投机股的标签。如果只有买他们贴过价值股标签的股票才算价值投资者的话,这个门槛对我来说太高了,高不可攀。比如说,中国船舶和中国平安都是好公司,他们可能会在250元以上买中国船舶,在140元以上买中国平安,只是因为这些股票上有他们贴上去的价值股标签。他们认为自己永远都是对的,错的只是这个市场。我庆幸自己不是这样的价值投资者。如果说只有价值投资才能获取持续稳定的收益的话,那么我有资格说自己更接近于一个价值投资者,尽管我从来不愿把自己这样归类。  

  关于利益输送

  记者: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之间是不是存在利益输送问题?

  王亚伟:利益输送,是法律法规和华夏基金公司内控制度严格禁止的。公司制定了公平交易管理制度,由交易管理部严格执行,风控部门定期进行基金交易行为分析,杜绝利益输送。从业10多年,我绝不会去试图挑战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监管的有效性,历来坚持稳健经营、规范运作的华夏基金公司绝不会允许利益输送的情况存在,视业绩为生命的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们也绝不会牺牲自己基金的业绩去为其他基金输送利益。只要用常识去思考,就能得出结论,在华夏基金根本不存在利益输送的生存土壤。华夏基金打造了一个高质量的投研平台,并鼓励基金经理们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投资风格和特长,为投资者创造最好的回报。正因为如此,华夏基金才能做到整体投资业绩优秀而且每只基金各具特色。如果搞利益输送,是无法做到整体业绩优秀的,更无法吸引和留住好的人才。华夏基金从来不为股东、专户、单只基金做任何利益输送,历史上没有,未来即使发展到上万亿规模甚至更大,也决不会做。为什么我能做到连续几年业绩领先?我认为是投资风格使然。我的投资风格在趋同化的公募基金业内有点独特,举个极端的例子,我的风格是A,其他基金的风格是B,如果A风格优于B风格,那么我的基金持续领先就是大概率事件,但如果我也和别人一样是B风格,那么我的基金持续领先就是小概率事件,因为我并不比别人聪明,就这么简单。

  不会选择离开公募

  记者:目前很多公募基金经理纷纷转投私募,公募基金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对于公募基金经理生存环境问题,您怎么看?您会去做私募吗?

  王亚伟:公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值得各方面反思。基金行业人是决定性的因素,虽说想做基金经理的大有人在,谁走了都能找个新的填上,但管理能力是有差别的。好的基金经理都是各公司花了大代价培养起来的,优秀的人才流失,很让人痛心,对行业而言是巨大的损失,也会动摇投资者对基金行业的信心。去做私募,有可能获得高得多的报酬,但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基金经理不只是冲着钱去的,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投资理想。能否创造一种更好的环境,吸引优秀的基金经理留在公募基金行业去实现投资理想呢?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公募基金不是一个完美的行业,存在一些制度性的缺陷,由此给了私募基金发展的空间。行业在经历前期高速发展后,到了目前阶段,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制度创新也许远比产品创新更重要。相对于私募客户而言,广大普通投资者是最需要专业理财的,我觉得为他们服务更能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我作为基金经理在华夏基金工作了11年,对公募基金行业、对公司有很深的感情,离开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虽然付出很多,但得到的更多,我一直心怀感恩,感谢这个行业给予我很多机会,我也愿意继续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王旻洁)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