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沪港两地均有新基金发行,冰火两重天的境遇,值得投资人和有关部门留意和关注。
由德意志银行集团发行的追踪香港(3007)、印度(2848)、韩国(3015)、越南(3087)和美国市场(3020)的5只ETF,本月8日起在香港交易所正式上市。
至此,港交所的已达35只。可是,这6只尚属“原始股”的基金,并没有受到市场的热捧,除了越南和韩国两只ETF分别有数10万港元,数百手交易外,其他品种均是零交易。而同一时期A股市场也有新基金发行,特别是1只指数型基金的发行金额高达数百亿元之巨。
这一冷一热,反映了诸多的信息和问题。在港市投资者眼里,德银推出众多“原始股”,但新货并不多,除了富时越南是港市的唯一新品外,其他均有相关产品已上市交易。因此,投资基金则无须追捧“原始股”了。特别是追踪指数的被动类基金,更不用买新货,捧“原始股”,它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人的星级,水平关系均不大。
在指数面前任何1只指数基金,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可分的。也就是说,从资产配置而言,买入并持有一定比例的指数基金就行了,无需考虑它是“原始股”还是已上市。而这样的合乎投资规律,符合市场特性的投资之法,却在A股市场的指数基金前几乎不起作用。
目前,在A股市场中已上市交易的同类指数型基金,已有6到7只之多,规模有大有小。这些基金净值的高与低,并不是基金公司和经理人所为,仅是成立的时间不同,追踪指数的点位不同而已。在一定时间内这些指数基金的盈亏是相同的,即使有差异,也是微小的,可能仅仅是费用或追踪指数的偏差。明白指数基金是怎么一回事的投资人,完全没有理由追买所谓的“原始股”。
从新基金募集资金到建仓运作,不仅有时间差也有可能买在某个时间的指数“高位”。 假如,近期A股走势如香港著名财经专栏作家曹仁超所分析预言的,A股将在3300~3600走完牛市第一波,随后将有数月调整,下跌升幅的1/2或1/3,A股指数可见2400~2600,而后再将迎来一波时间更长,上涨幅度更高的牛市第二波,那么,被热捧为“原始股”的新发行指数型基金,怎么可能规避此番600~800的跌幅呢?
在香港市场的投资人眼里,不管是首次登港上市,还是最新发行,要拿出真金白银来捧场,一定会看是否具有唯一性,市场中是否有相关产品。即使是在港市交易受到追捧的中国股票ETF,就因为之前已有恒生新华富时25ETF(2838),德银此番推出的BDX新华富时中国25ETF(3007),交易为零则不难理解了。
新发行的A股指数型基金,1日有上百亿元的认购金额,同日,同类的指数型基金也有类似的申购金额,这说明市场是正常的,投资人是理性的,假如,认购热,申购冷,甚至出现赎回老的,抢购新的,则就不正常了。对此,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媒体和监管部门不应视而不见,应明明白白地告诉投资人指数型基金没有“原始股”,此公司与彼公司的指数型基金,是没有差别的。
尽管,德银在港首次推出6只跨境ETF,没有受到市场热捧,但丝毫不影响德银借道香港,打造亚太地区ETF超市的信心。德银表示年内将在亚洲推出50只ETF,届时,香港将有20只ETF上市。有数据显示,ETF自1993年在美国问世以来,发行迅速,目前,全球ETF已超过1800只,亚太地区有180只股票型ETF,分别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易所上市。
以管理的资产总值计算,日本的市场占有率居首,达48.15%;以成交额计算,中国的市场规模领先,达42.63%。
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上海在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中,在人民币尚没有成为世界流通货币时间里,瞄准ETF市场,大举引入跨境产品,在短期内打造一个交易额居首,品种最多的亚太ETF特大卖场,不失为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一大策略。
激进型2万美元全球基金模拟组合(7月10日)
买入日期 基金名称 最新报价 现值 涨跌
07/12/28 贝莱德世界矿业 42.51 2757 -54.1%
07/12/28 JF亚一组合 11.3 5635 -29.6%
07/12/27 霸菱东欧 66.74 1584 -60.4%
08/6/27 施罗德商品 105.57 1123 -48.9%
合计:11099 -44.5%
稳健型2万美元全球基金模拟组合(7月10日)
买入日期 基金名称 最新报价 现值 涨跌
07/12/28 富达领航全天候 8.36 6381 -20.2%
07/12/28 汇丰环球趋势 7.97 5489 –31.4%
07/12/28 景顺亚洲栋梁 10.65 1060 -47%
08/6/27 富达中东北非 8.19 1252 -37.45
合计:14182 -29.1%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