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交银施罗德:旧的市场规律失灵 新力量正在生成

2009年08月03日15:41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搜狐理财

  交银先锋基金经理 史伟

  从今年4、5月份开始,中国股市出现了以前历次股市见顶的走势特征(我们均以沪深300指数和交易金额为例):

  第一,沪深300指数2月份交易金额为2.13万亿,4月份指数比2月份上涨了20%以上,但交易金额却基本持平,考虑到市值扩大因素,换手率已经开始出现了下降。

到5月份后更明显,沪深300指数继续上涨了5%以上,但成交额进一步下降到了1.8万亿,而6月份指数加速上涨了14.7%。量为价先的规律似乎不起作用了。

  第二,4月份开始,市场每日涨跌的宽度(即上涨个股数量与下跌个股数量对比),越走越窄,经常出现指数虽然上涨,但是下跌个股数量多于上涨个股数量的现象,涨幅超过指数的个股数量少之又少。市场人气出现涣散的迹象。

  第三,历史上每次大级别行情都存在龙头板块贯穿行情始末的现象,然而自2008年11月份的上涨以来,似乎没有大家形成共识的龙头板块。新能源、有色还有煤炭,似乎都存在分歧。更为值得重视的是,无论哪个板块出现回调的时候,指数依然都在上涨。而历史上龙头板块的回调往往都伴随着指数的回调。

  在上述几个“顶部规律”出现的前提下,一些机构投资者(包括公募、私募等资深人士)开始出现了谨慎甚至看空的言行,可以说如此众多的专业人士都判断了见顶。从历史经验看,老江湖们对市场波动规律的把握准确率是颇高的。然而这次却出现了“意外”,在众多国内老江湖看空的同时,指数依然反复出现了上涨。

  仔细总结所有相关事实、数据,以及相关参与者的言行,笔者认为,中国股票市场老的运行规律正在被打破,主导市场波动的力量出现了变化。

  我们注意到,自去年以来,凡是从宏观逻辑角度判断市场的人士,基本正确把握了行情的变化,通常他们按照如下几点进行思考:

  其一,宏观经济见底复苏,中国率先起来;

  其二,全球包括中国流动性充裕;

  其三,在二者具备的前提下,坚定看多。

  这些人是典型的海外资本市场投资逻辑,彻底的自上而下分析宏观经济从而决定资产配置,几乎不受我国历史上股市波动规律的影响。随着信奉宏观逻辑的力量日益强大,这套思路逐步成为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力量,可以说,2009年市场的上涨具备了分水岭的味道。

  我们回顾一下力量是如何转化的:

  首先,外海资金逐渐介入国内市场(QFII等);

  其次,在海外工作和留学过的人员,进入国内机构从事投资工作的比例越来越高,甚至包括国内新近毕业的学生,也是受到了海外投资思路的熏陶;

  再次,2008年市场的洗礼,令投资者全面认识到了宏观分析的重要性,强化了本土人员对宏观逻辑的认同。

  我们仔细判断宏观逻辑,经济依然在持续复苏、流动性依然充裕,在这样的预期下,我们对市场采取相对正面的态度自然也顺理成章了,而根据过去所谓的经验规律,对种种见顶迹象忧心忡忡则显得没有必要。

(责任编辑:范晓勇)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