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国杰
本周三,市场突然破位下跌150多点,周五再度大跌,引发一片恐慌。基金普遍认为,政策面微调和最新经济数据出现反复是市场下跌的重要因素,市场短期陷入调整可能不可避免,部分仓位较高的基金有减仓行为,也有诸多基金认为在经济复苏背景下,市场震荡上升的逻辑仍在,行情没有结束。
部分基金减仓转向防御
“12日市场大跌直接源于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低于预期,特别是出口跌幅再次加大”。一位基金经理说,尤其是7月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只增长0.6%,远低于6月份的12.1%,不是一个好消息。“先出来看看情况再说。”再加上基金平均股票仓位已达历史高点,减仓应对风险也是一个选择。不过,即使是谨慎的基金对于经济基本面复苏仍抱有信心,复苏进程出现波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国泰区位优势基金经理邓时锋表示,在目前政策基调下,行情还没有完全结束,近期的调整不会是一个单边下跌的开始。
但目前市场上看空声开始此起彼伏,认为未来情况可能会不如大家预期乐观,政策面事实上已有所转向,虽然这可能仅是回升中的阶段性压力,但不要低估可能的调整空间。
有基金表示,现在已经收到券商建议减仓的报告,认为“在目前仓位仍然高企、预期仍然乐观的情况下,一旦转变成向下预期,杀伤力是很大的。”“目前来看,乐观仍然是客户的主基调。所以,一旦认识改变,相信一定还有下跌空间。建议客户减仓。”更何况,开放式基金的加减仓有时也取决于基民的行为,据透露,一些保险资金选择了赎回,相应的,基金也只能抛售股票。
在估值偏高的背景下,有基金其实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减仓,转向防御,配置了大量医药和消费股。“市场越涨仓位理应越轻,这才是理性选择。”兴业基金介绍说,今年以来兴业基金对市场趋势变化保持敏感,及时跟进加仓,但并未采取激进的仓位策略,风格相对积极的兴业社会责任持股比例也基本控制在80%以内。兴业认为,基金无论在何种市场环境下,应该始终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而这种稳健的投资风格会使得基金在不同市场阶段,都能表现出较强的业绩持续性。
股市潜在收益依然很大
面对市场大幅震荡,诸多基金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决定市场是否能够维持上升趋势有两大关键条件:一是流动性预期变化;二是经济复苏是否如市场预期那么好”,国联安基金研究总监、主题驱动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陈苏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国联安预计经济将强劲复苏,盈利快速回升,2010年GDP可能超过10%,企业盈利增长30%。其次,随着新项目的开工,2010年贷款不会大幅减少,流动性充裕的现状将维持两年以上。“如果你将最近几年的企业盈利和大盘走势对比一下,或许对当前市场估值会有更深刻的理解。”陈苏桥指出,2006年和2007年,企业盈利增长分别达到44%和60%,预计今年的企业盈利增长为20%,2010年将达到30%,这样计算下来,股票市场的潜在收益依然很大。
浦银安盛基金进一步指出,市场原先基于经济持续快速复苏预期对某些行业的过高预期将被修正,市场的阶段性调整也因此不可避免。但随着市场逐步回落,对受益于经济复苏、体现出实质性业绩增长公司的价值挖掘将取代基于预期下的行业轮动,成为推动市场的驱动力。国泰基金则建议下半年关注钢铁、保险、信息设备、食品饮料和医药等。
基金普遍认为,市场短期陷入调整可能不可避免。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