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帽加星”的ST板块,一向都是垃圾股的代名词,参与交易除了期盼获取暴利的普通投资者外,多是大户、游资,诸如基金这样的主流机构,一般是鲜有介入,有些基金公司甚至有规定禁止买卖ST股。不过这种格局却在最近发生了变化,刚刚公布完的半年报显示,在A股所有的130多只ST股中,有十分之一的股票得到了包括基金、券商自营、QFII等机构资金的青睐,而且很多在最近两个月的走势十分惊艳。
《每日经济新闻》统计发现,以基金为首介入的股票多是重组股,但有些股票重组尚不定论,强势介入的基金的举动无疑很是大胆,这对参与ST交易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具备借鉴意义。
机构现身15只ST股
数据显示,在130多家ST板块中,共有15只股票前十股东中有机构出现,其中有13家是二季度新进的,其中机构主要包括基金、券商自营、QFII等。
具体来看,基金在二季度介入的ST股共有7只,分别是ST东源,成立不久的农银汇理行业成长基金入304.41万股;ST亚华,上投摩根旗下的两只基金共买入585万股,持股比例占流通盘比例超5%;ST东航一直有基金等持有,但二季度又有鹏华系至少3只基金买入,数量在几百万股到1500万股不等;9月1日更新了股东名单的大牛股*ST海星,显示就有招商旗下的几只基金介入;华夏基金管理的基金兴华和基金兴和都出现在ST得亨的股东名单中;ST鲁置业二季度介入的基金最多,不仅1季度介入的华安系基金加仓,二季度包括华夏系三只基金和汇添富均衡再类的四只基金再次加仓。ST伊利也同样如此,包括社保110组合在内的多只基金介入。ST耀华等亦如此。
券商自营席位共出现四只ST股票上,分别是上海证券购入ST中润204万股;中信证券持有ST南方373万股;排在ST星美二季度末前十大股东名单中第一位的正是东方证券,持股数量为200万股;东北证券则选择了*ST科苑。另外,“外来和尚”QFII也对ST股情有独钟,富通银行二季度购入ST东源299万股;三星投资信托则在二季度介入ST双马,另外还有ST上航等。
基金、券商自营选股最强
走势有直上直下特点的ST股,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难以把握的,从中分一杯羹更是难上加难,但从6月30日后,以上机构介入这些ST股却多数有不错表现,有些甚至可称牛股。其中,基金和券商自营介入的股票多数有强势表现,相反QFII则表现相对较弱。8月大盘指数下跌超过20%,一些个股跌幅甚至达30%,不过*ST海星却是8月累计上涨13.65%,如此牛股正好被招商系基金布局。
虽然8月份累计下跌达18.64%,但这相比7月份超过30%的涨幅,以及9月以来近10%的涨幅,ST鲁置业的表现也是异常抢眼,而该股正是华夏、华安、汇添富等基金在6月30日前大举介入的股票。
从9月1日收盘价6.06元到昨日盘中最高7.99元,短短9个交易日,ST得亨最高涨幅已达30%,期间更是几次涨停,而这只牛股正是被华夏旗下的基金兴华和基金兴和持有,这两只基金买入的股价也处在这个阶段,或许这两只基金才才刚刚解套,后市是否还会有更加惊艳的表现,投资者可关注。*ST伊利也刚刚在本周三创出本轮调整以来的新高。以上几只都是基金公司最新介入的股票。
券商自营的介入几只股票表现也很强。回到中信证券成本区间后,ST南方在从9月2日展开绝地反击,从不到6元飙升至7.38元;东方证券持有200万股ST星美更强,从8月20日算起,累计涨幅已超过40%;刚刚创出新高的*ST科苑,除了8月未跌外,9月份以来也是连续出现涨停,直到昨日停牌,而该股正是东北证券的“私房股”。但QFII选择ST股则表现较差,比如ST双马、ST上航等,走势相比较弱。
机构买ST多是拟重组股
成为ST股的原因,多数公司是因为公司连续亏损,但投资者之所以还会热衷炒作这类股票,背后原因就是赌重组,上述这些机构也同样如此,而且还有意思的是,重组的目标多是地产股。
7月29日,ST东源股东大会以高票通过了金科集团借壳ST东源的多项议案,这也宣告了ST东源变身成为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商,但在此之前农银汇理行业基金已经提前介入了。
“基金买ST股,即使是重组还没有最终确定,但是往往已经比较靠谱了,至于为什么能比普通散户提早介入,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了。”来自深圳的某阳光私募管理人对此解释到。
招商系等多只基金布局的*ST海星也是这样一只股票。刚公布的半年报显示该股再次告亏4198万元,显然机构介入并非看重公司本身。“其实就是赌格力地产潜在的重组机会。”一位券商研究员说。华夏旗下的基金兴华和基金兴和看重的ST得亨,隆鑫地产将借壳。华夏等几只基金看重的ST鲁置业,也是由曾经的ST万杰变身而来,也是一只重组股;将更名为嘉凯城的*ST亚华也变身成为了地产股。
从以上这些案例来看,机构介入的这些ST股往往会有 “故事”发生,虽然从现在来看,多数的“故事”结局不错,但历史上多有只猜到开始,没猜准结局的,特别是诸如借壳重组这类的,整个过程稍有差池,重组都会泡汤,特别是在大市不好的背景下,因此机构赌消息依然存在诸多风险。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