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优秀基金经理转战"一对多" 普通基民没有安全感

2009年09月17日06:4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陈奇

  近日,好几家基金公司都在大张旗鼓地开展“一对多”服务。为了抢占这块油水更多的“蛋糕”,许多基金公司纷纷抽调了精兵强将,把公司最好的资源都投向了“一对多”这项业务。例如,近来有许多基金公司宣告,调整基金经理,一些基金经理离开了原来的开放式基金。

基金公司的这些举措,引起了许多基金投资者的忧虑。基民普遍忧虑的是,第一,基金公司把好的基金经理都转到“一对多”项目上,很可能造成自己投资的基金业绩下降。许多基民说:“原来我们买这个基金,主要是看中其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现在基金公司一声调令,就把我们基民甩了,让我们如何是好?”第二,现在的基金提取管理费,同基金收益挂钩程度不大,属于“旱涝保收”式,而“一对多”对基金公司来说,其收益同业绩的挂钩程度就非常大了。所以,从理论上讲,基金公司更注重“一对多”是很正常的。问题在于,同一家基金公司的两个品种,如何避免基金公司出现“丢卒保车”这样损害开放式基金的行为发生呢?

  从近几年基金公司的做法看,同一家基金公司对不同基金厚此薄彼的现象并不少见。例如,一些基金公司为了创出一个明星基金品种,就以公司的全部资金和资源来支持该基金,让这个基金的业绩始终处于排位前列。而对广大基民来说,由于该基金长期处于封闭状况,就是想买也买不到,只好爱屋及乌,买这个公司的其他基金品种,结果却发现非常不如意。所以,我觉得许多基民担心基金公司在“一对多”出现以后,发生让公募基金为“一对多”埋单现象并不奇怪。

  对基金公司开展“一对多”业务以后的内部管理、内部隔离等规定,有关部门虽然有严格的制度和规定,但真正要做到认真落实,让基民放心,还需要监管部门做出更多的制度保证,并在实际中强化监管。期待监管部门、基金公司能够在积极开展这项业务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和目光,投入到管理和监管上,给基民更多的安全感。

(责任编辑:姜隆)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