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莫名被卖,究竟是谁误操作,银行与客户各执一词
本报讯 “银行账户里的基金明明自己没卖,却突然收到对账单显示已被卖了!”近日,福州林女士拨打968111反映,她碰到了这样的怪事。尽管她持有份额不多,只损失了数百元,但这究竟是咋回事?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调查。
事件回顾
林女士介绍,2007年,她买了11只基金,今年7月1日,她到东街口一家银行赎回其中9只基金,留下包括华夏全球在内的两只基金。今年7月7日,她又去银行提取赎回的9只基金的款项,并打印了一张对账单。记者看到,这份对账单显示9只基金在7月2日已赎回,华夏全球等两只基金名列“投资人持仓证券余额清单”里。
“没想到10月14日,我收到的华夏基金公司的对账单却显示华夏全球基金也赎回了。”林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她说,7月1日她将拥有的3只华夏基金公司的基金卖了两只,剩下华夏全球。但华夏基金公司寄来的对账单却显示,7月1日她申请赎回两只,并于7月2日确认交易;而华夏全球则在7月2日提出交易申请,于7月5日确认交易。“真奇怪,我7月2日肯定没去银行卖基金。”
究竟是谁误操作?该行有关负责人询问华夏基金公司后告诉记者,7月1日,林女士是在银行自助设备上操作赎回基金的,可能是林女士误操作把华夏全球基金也赎回了。
华夏全球基金为何显示7月2日申请交易?该负责人解释说,基金交易时间每天下午是从1点到3点。7月1日当天,林女士共赎回10只基金,可能是之前9只都是在下午3点前申请交易的,而华夏全球基金可能是在3点后申请,因而申请交易日就延至7月2日了。
对于银行的解释,林女士不认可。她说,虽然她是在银行自助设备卖基金,但当天她除了按密码外,其他都是该行的一个工作人员帮她操作的,“当天,我打算卖11只基金,也是这个工作人员告诉我先卖9只,7月7日时,这个工作人员又力荐我买了另一只基金”。但银行方表示,当天,这个工作人员只是在旁指导林女士操作,并没有代为操作。
请人代劳最好留详细记录
记者了解到,7月1日时,林女士共持有6857.71份华夏全球基金,7月7日赎回时,该基金单位净值为0.689元,总额是4701.34元;而19日,该基金单位净值为0.813元,总价值为5575.31元,与7月份卖出时的差额为873.97元。
林女士的损失该由谁负责?上海德载中怡律师事务所张东晓律师分析,林女士这个情况,有可能是银行工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但除非林女士能提供录音录像证据,否则得自行承担损失。
张东晓律师提醒投资者,在操作时,尽量详细了解所签合同的条款,以及购买的基金类型,因为可能每只基金的操作方式不一样;并保存好所有的凭证单据。每次在柜台交易如有相关凭证的话,均应保存;此外,如果委托银行工作人员代劳,最好做文字记录,明确指明代理进行操作的交易内容,并保存好交易记录。
|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