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基金论坛2009”于2009年10月21-22日在上海举办,大会吸引了来自欧美及两岸三地各大金融机构的总经理,投资总监,研发总监,全球市场部总经理、QDII负责人,基金经理和首席分析师等参会,并就中、美及 其他新兴市场的宏观经济走势及基金业界的热门话题进行探讨。以下是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李明先生的精彩发言:
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 李明
李明:大家好,经历过2008年,大家都对金融危机有不同的感受,经验和教训只能从我们行发行的QDII产品,经历过07、08年一直到09年现在运作现状,结合这些过程来谈谈我个人,还有我们在运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大家都说金融危机是百年不遇的危机,我们也做了一些分析,在危机发生之后,我们对美股进行了将近一百万的分析,谁也没有想到这次道琼斯指数会下跌50%,应该说从下跌幅度来看仅次于大萧条时期的78%的水平,从事后来看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少能够有人提前预知这种危机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当然危机本身有危险的成分,也有机会的成分,我们在07年6月份发行了我们的QDII产品,当时我们产品的净值表现非常好,最高的时候一只达到了1.44,另一只达到1.35,随着08年来临,虽然整体是跑赢了指数,但是从市场的时机把握来说在境外市场的研究商业银行做得还是相对薄弱一些,尤其是在权益市场管的方面相对来说薄弱,后来在08年的上半年时期,当时我们跟外方的投资管理人共同来商讨经济未来一段时间发展形势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做了一些分析和研究,例如全球欧美亚主要地区的市场相关性研究和一些美股的波动性研究,从美股的波动性研究发现,从美股运行特点来看,市场进入到底部的时候,这种波动力会逐步放大,当波动力处在收缩的时候使市场处在企稳的状况,我们回到美国50、60年代几个时段的历史数据,发现市场的变化确实出现非常明确的市场特征。
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也看到境外市场从我们现在的研究力量来说,实际上在全球市场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对境外市场复杂结构的投资品适不适合我们再进入,可能我们会更倾向于结构简单易懂的,或者相关的上市公司实体的资本更明确,可能对我们吸引力相对来说会更大一些,作为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银监会对于这一块没有明确的限制,因此我们更多的是希望能够通过市场的研究,人员的培养,然后逐步的能够向绝对收益的方向来迈进,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投资者教育,实际上对于境内的投资者来说,相信不管是基金公司还是商业银行发行的QDII产品,主要销售渠道还是在商业银行的销售终端,通过销售终端客户群的发行,我们发现境内投资者对于境外市场的风险多数人是不够了解的,所以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大家可以一窝蜂去买,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没有人会赎回,直到极端情况发生了还是有人赎回,在净值上涨的时候只涨了10%可能就有人开始赎回了,涨到现在回归到正常价值水平的时候,可能有些人已经迫不及待了,所以我认为在投资者教育方面需要商业银行销售端的工作人员在今后会把这一块作为重要开拓的领域,对客户的挖掘、教育,再去挖掘高净值的客户可能是今后QD业务发展重要需要走的一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如果有希望的话尽可能自己进行研究的同时,通过跟境内外的基金公司也好,证券公司也好进行相互的学习、培训,不断壮大自己交易团队,塑造一个真正的品牌形象,毕竟我们在境外市场投资从现在来看并不是太受投资人欢迎,但大家从今年3月初全球市场开始反弹到现在来看境内市场是远远跑输境外市场的,而投资人相对来说不是特别理性,我们在境外市场开拓需要注重品牌的塑造,但首先不一定是把规模做得非常大,但我们觉得品牌的影响力和对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以及对客户量身打造的概念是以后QDII发展的重要途径,谢谢大家!
独家声明:搜狐理财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107。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