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工银瑞信基金公司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将正式签署上证央企50ETF上市的协议,这标志着工银瑞信基金管理的近29亿份上证央企50ETF将于今日起在上证所市场上市交易及申购、赎回,这是第6只上市的ETF,也是ETF上市阔别近3年后的重新启程。
与此同时,ETF联接基金也在继续扩容。在与交银施罗德上证180公司治理ETF同步发行的ETF联接基金和华安基金推出的上证180ETF基金联接基金发行后,本周三,易方达基金又将推出深100ETF基金联接基金。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联接基金的进一步扩容,沉寂多年的ETF有望迎来一场扩容潮。
联接基金点燃ETF自2005年首只ETF产品———上证50ETF发行以来,至2009年6月底,ETF产品仅有5只,上市交易总份额只有100余亿份,且在2006年至2009年断档达3年之久。不过,证监会于2009年6月向各大基金公司下发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审核指引》,为ETF产品打开了“源头活水”。
所谓ETF联接基金,是指将绝大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标的指数ETF,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的表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采用开放式运作方式的基金。
好买基金网有关人士指出,管理层推出ETF联接基金的目的旨在拓宽ETF投资者来源,扩大ETF规模,增强ETF流动性。
目前银行或券商渠道申购ETF份额下限都在50万份以上,而ETF联结基金最低申购份额只要1000份;同时在交易方式和程序上,ETF联接基金和其它开放式基金一样,可在银行等基金销售渠道认购、申购和赎回。因此,于8月底同步发行的交银上证180公司治理ETF及其联接基金分别募集了10亿元和71亿元,联接基金的首发规模达到标的ETF的7倍有余。
除了已发行和即将发行的3只联接基金外,南方深证成分指数ETF联接基金也在筹备发行。鉴于此,市场人士认为,ETF联接基金的推出将使ETF迎来一场扩容潮。
扩容潮伴随创新潮“ETF的扩容潮也将伴随着ETF产品的创新潮。”好买基金网人士表示,目前已有多只跟踪A股的ETF产品分别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境外市场上市,却没有一只在A股市场上市投资境外的ETF产品。随着ETF产品市场规模和投资者的增加,ETF的创新也会提速,如前期已有基金公司在积极准备跟踪境外指数的ETF产品,今年推出的两只ETF产品也分别以上证央企50指数和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两个特色指数为追踪标的。特色指数在给ETF投资者多样化选择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统计显示,上证央企ETF上周以6.63%的周净值增长率在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一。
而创业板的推出,无疑为基金公司提供了一个最为理想的追踪标的指数。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他们均在积极准备专门针对创业板的ETF产品。
某基金公司被动投资部负责人表示,由于创业板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门槛和投资难度均较高,因此专门针对创业板的ETF产品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
事实上,以中小板为追踪标的的ETF产品———中小板ETF自成立以来,即体现了较高的投资需求和投资价值。统计显示,自2006年6月8日成立以来,截至2009年10月23日累计净值已达2.361元。
不过,创业板ETF的推出还取决于未来创业板的流通市值。上述人士指出,如果设立创业板ETF专门投资创业板市场,那么目前的市场规模无疑并不适合基金。
证监会公布数据显示,149家正式受理的创业板企业中,发行股数最多的只有1亿股,最少的才850万股,平均2400万股,流通股本都很小。虽然首批集中上市20余家,但仅相当于一两个大盘新股,容量极为有限。市场的每一次大幅波动会导致基金投资者集中性的申购和赎回,就会影响基金手中创业板股票筹码的集中性聚散,由于股本规模袖珍和冲击成本的存在,势必又会加大市场的波动,对市场稳定是非常不利的。虽然创业板ETF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问题,但还是不能完全有效化解这一难题,只有待到市场规模足够大时,才能有效分散这一风险。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