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中报披露 基金上半年经营情况曝光
市道不济,此前市场普遍预测,基金公司收入和利润或出现双降。然而,记者梳理后发现,今年上半年,大部分公布了经营情况的基金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但非公募业务尤其是专户业务成为基金公司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基金行业发迹 的公募基金业务反而“退居二线”。
文/表 记者 吴倩
随着持有基金公司股权的上市公司中报披露,14家基金公司上半年的经营情况曝光。与市场所感知到的基金业“体温”不同,尽管股市惨淡,但今年上半年大中型基金公司仍然活得挺“滋润”。
冰火两重天
有公司净利增幅逾55%
已曝光经营情况的基金公司中有两家为资产管理规模过千亿的行业龙头。据招商证券本周公布的半年报,上半年,博时基金实现营业收入7.47亿元,净利润为2.46亿元,较去年上半年2.08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8.27%。
而华泰证券半年报显示,其持有45%股权的南方基金盈利增长更加明显。今年上半年,南方基金实现营业收入9.57亿元,净利润2.62亿元。而去年上半年,南方基金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8.28亿元和1.94亿元,今年上述两项指标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5%和34%。
中型基金公司业绩更加喜人。据华泰证券半年报,其持股的另一家基金公司华泰柏瑞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与去年同期1.14亿元的营业收入相比,增长了20.18%;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050.44万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960.38万元,增幅高达55.61%。
与大中型基金公司相比,一些小基金公司仍未能摆脱亏损的窘况。国金证券公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其持股的国金通用基金公司实现营收278.19万元,净利润亏损1316.76万元。今年上半年亏损的基金公司还包括浦银安盛基金公司、诺德基金公司、新华基金、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和财通基金,5家公司上半年分别亏损了500万元、610.9万元、851万元、1925万元和1815.87万元。
非公募业务爆发
成主要利润增长点
公募基金产品是基金行业的“发家地”,也向来为基金行业“主战场”。然而,今年上半年,非公募业务尤其是专户业务却成为一些基金公司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
在净利润实现正增长的基金公司中,不少公司管理的公募业务资产净值相比去年却是下降的。以增长较快的华泰柏瑞为例,WIND数据显示,去年二季度末,华泰柏瑞管理的公募业务资产规模为367.19亿元,而今年二季度末,这一数值降至294.80亿元,降幅达到19.7%。
同样,招商基金管理的公募业务资产规模也由去年上半年的547.39亿元降至今年上半年的493.53亿元。
分析:业务转移对基民非好事
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基金公司的非公募业务飞速增长。截至7月底,非公募业务的总规模达10432.13亿元,较去年12月增长了2867.61亿元,增幅达38%。
而从今年的行业新入者来看,很多新公司成立之初,纷纷大力开展非公募业务,而暂不染指公募业务。如,江信基金和东海基金在专户业务方面均已有所动作,前者专户产品已参与皖能电力、普洛药业和中粮屯河定向增发;后者专户产品参与怡亚通定向增发。而这两家基金公司都未发行公募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大基金公司来说,在公募基金资产规模相对稳定和非公募业务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盈利稳定增长可期,但那些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或规模较小的公司,找准未来的盈利增长点,仍是当务之急。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基金公司的业务重心由公募业务转移到专户等非公募业务或非好事,业内人士指出。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