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史上最短命阳光私募诞生
2013年2月份产生了中国阳光私募发展史上的最短命私募“沐雪巴菲特一号”,该结构化产品成立仅仅66天就遭遇清盘。一般情况下,阳光私募产品的存续期是3-20年,可展期,提前终止的产品一般都是被迫清盘,而这款“沐雪巴菲特一号”,是在盈利状态下被提前终止,原因在于,该产品的投资顾问江苏沐雪与次级出资人深圳凯雷之间出现内讧,次级出资人举报投资顾问诈骗,而投资顾问则反控次级投资人在管理资产单元期间进行内幕交易。事件爆发后,虽然引起媒体关注,但因未能看到信托合同和投顾协议,真相不得而知。
点评:对于这个事件,虽然真相不得而知,但最终倒霉的是投资者。阳光私募行业虽然在中国发展了10年,但仍然处于一个成长期,这类丑恶事件给成长中的私募行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阳光私募行业本来就是靠公司的诚信和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求生存的,对于阳光私募而言,诚信最可贵。阳光私募机构应该从这些事件中吸取教训,让产品的运行真正“阳光”起来。
6.莫泰山挥别中国最大私募机构
4月12日媒体报道,基金界大佬、重阳投资高级合伙人、总裁莫泰山已辞去在重阳的相关职务。这距离莫泰山到任重阳投资总裁仅两年半时间。2010年莫泰山辞去交银施罗德总经理转投重阳投资,他当时的跳槽被称作是公募基金界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人物、影响力最大的一次转会。在重阳投资两年半的时间内,莫泰山与裘国根一起将重阳投资的管理资产规模扩至百亿元,重阳投资成为国内最大的阳光私募机构。
点评:2011年及2012年,因为市场整体环境差,多家私募分家,今年莫泰山的离职又引起圈内关于私募基金公司分家的讨论。俗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盘点近几年私募公司分家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类:1.投资理念不合2.合伙人个人发展诉求3.基金业绩波动。处理的好的,和平分手,如曾昭雄从合赢投资离开时还带走了一只产品及几个研究员,处理的不好的公开撕破脸,如去年备受关注的从容投资的姜广策和吕俊在微博上的“互掐”,不管什么原因,不管以什么方式分家,受害的都是投资者,产品基金经理的更换可能会引起产品业绩波动,给投资者带来风险,需要投资者谨慎对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