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A股涨幅领跑全球市场,一举站上3000点大关。
按理说,行情喜人,私募产品的收益自然也应该节节攀升,不过,据格上理财统计,3月份清盘的阳光私募产品数量达235只,约为上月的3倍,如下图所示。
不仅如此,私募产品的发行热情也似乎遭遇降温,3月份新发行数量仅有533只,较2月缩水22.19%。
面对私募产品清盘压力,各家私募开始积极应对,操作策略也从年初时的“以不变应万变”开始趋向进取,在格上理财调研的私募机构中,有一半都已经加仓到了五成或以上的水平。
这种主动出击的态度从机构调研中也可以略窥一二。
据朝阳永续研究中心统计,3月份获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数量达371家,调研总次数为566次。相比之下,2月份各机构仅对20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334次调研。可见私募大佬们在3月份兴致大增。
在这些上市公司中,中小票最受欢迎,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数量分别高达189只及107只,各占据50.94%和28.84%,沪市个股则最受冷落,仅有13家上市公司得到调研,远远落后于中小市值股份。
值得留意的是,在3月28日至4月3日这一星期中,私募机构频频出手进行调研,电气设备行业最受青睐,具体获调研的个股信息如下表所示。其中,不乏百亿级私募的积极身影,如重阳投资调研了海得控制(002184);淡水泉投资调研了汇川技术(300124);星石投资也收获颇丰,在短短一周内共调研了9只个股。
万吨资产合伙人兼投资总监陈志龙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对行情相对还是比较乐观。
他说:“现在有几个因素,宏观的环境相对比较稳定,流动性还可以;经济还不错,在回升过程中;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汇率也比较稳定。所以总体上应该还可以。”
陈志龙指出,乐观预期并不意味着大盘就可以“虽然之前市场有一定涨幅了,但市场情绪并没有特别高涨,从融资融券余额也可以看出来,所以应该说这个行情还是可以持续一段时间的。当然,这个市场也不是说一下子就能涨上去了,可能是一个‘进二退一’的行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