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私募基金的日子很不好过,甚至有办公室被砸和人身攻击的事件发生。如果如业界所预测的那样,A股还有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熊市,那么可能众多私募面临解散的结局。
2007年是大量公募基金经理“弃明投暗”的一年,在火爆的行情下,公募基金经理的收入相对“自立门户”的私募来说显得相当“可怜”。
基金经理的行情错判导致职业选择的错误,而基金公司的高管们一样行情错判。每年年末基金公司董事会都会定出公司第二年的利润目标。一家管理规模只有500亿的公司定下2008年的利润目标为4亿元,而该公司2007年的利润不过才不到两亿。另一家规模1000亿的公司的2008年利润目标则是9亿。在感叹基金公司赚钱容易的同时,对基金高管们的乐观与盲目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
一个是个人职业生涯的错判,一个是公司经营目标的错判,其基础都是对股票行情的过于乐观。如果说基金公司在推销基金时会“忽悠”老百姓,甚至睁眼说瞎话,但基金经理本人的职业选择和基金公司的利润目标确定则会是相对审慎的决定。站在1700点的位置上遥想6100点:这真是一个全民错判,从普通投资者到基金经理,再到基金公司的高管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