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我已经好几个月不用赢富数据了。”在坊间对TopView(赢富)停售热议之际,部分私募基金经理的反应似乎平静很多。
“我已经好几个月不用赢富数据了。”在坊间对TopView(赢富)停售热议之际,部分私募基金经理的反应似乎平静很多。
上海智博方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贵银就是其中一员。赢富最初推出时,他就购买并使用过该数据软件。
“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赢富是什么东西,但是用了一段时间以后,觉得对操作没有什么用处,我已经有好几个月不用了。”在周贵银看来,赢富所反映出来的,是公募机构的操作路线,即便不仰仗赢富,作为“学院派”投资者的公募基金的逻辑也很容易捕捉。
周贵银说,公募基金经理判断上市公司好坏的出发点,主要还是在于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情况,“基金买卖股票都是从其股票池中筛选的,一般不会有较为激进的操作手法。”而一旦掌握住这个特点,就不难判断出公募基金的选股路线。
虽然如此,但较多小私募还是十分关注赢富数据。某私募基金经理就说,他们每天收盘后都会通过研究赢富数据,来监测主流机构的操作,“虽然根据这个东西来操作也是有输有赢,但是别的机构买了,我们不买,肯定会吃亏的,在业内,赢富还是蛮受欢迎的。”
对此,周贵银并不认同。
“投资者各有各的想法,如果说散户需要借赢富来帮助自己选股,那么在2008年大熊市中,机构投资者购买的品种并没有出现飙升,数据的实用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周贵银说。
值得一提的是,对赢富的亮相,诸多业内人士一度把其称作机构资金的集体“裸奔”。在赢富短短一年半的生命旅程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也曾频频对公布的规则进行修改,如不定期改变公募基金及T类席位的代码,但由于私募基金大多扎根于券商营业部,营业部席位的不可更改性,使其操作手法相较其他机构资金,更缺乏隐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