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搜狐基金频道(http://fund.sohu.com/) 查看更多基金理财资讯 >>>
【今日关注】
国内第一只可分离交易型基金长盛同庆获批上市
2009年首轮分红启动 次新股基当“主角”
投资者偏爱厚道基金
基民越来越关注基金费用
【牛年策略】
封基折价率持续推高 投资机会进一步积累
沪深两市基指高开低走
指数型基金成下跌重灾区
上周深100ETF基金价量齐升
小盘股失宠了
【仓位变化】
提前布局暂停申购
6只百亿大块头基金业绩出色
149只基金减仓2%以上
基金仓位首度明显下降
指数暴涨暴跌
11只基金连续3周减仓(附名单)
2006年,第一批成立的封闭式基金到期,证监会借封闭式基金转开放式基金之机,拉开了封闭式基金改革大幕。
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率一直是困扰基金行业的难题。彼时,封闭式基金普遍有30%以上的折价率。对比国际市场,封闭式基金大多有5%~10%的折价率,监管层和市场开始苦苦探索降低折价率的办法。
分红即是当时的最优途径。
证监会当时先是召集基金公司召开封闭式基金改革的座谈会,要求基金公司对封闭式基金更多分红。基金部明确了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成功之后,封闭式基金改革提上议事日程,封闭式基金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消除高折价率,而消除高折价率的根本办法即是进行分红。
随后,证监会出台了相关措施督促基金公司更多次数更多金额地进行封闭式基金分红。此后,多家基金公司将封闭式基金契约中每年分红一次修改为每年至少分红一次。
而在座谈会之后,经媒体报道,封闭式基金就开始了强势填权行情。2006年,两市基金指数甚至超越大盘指数,多数封闭式基金的二级市场价格也近于翻番,平均折价率更是显著缩小。
随后,封闭式基金在折价率下降之后,证监会又批准了新的封闭式基金发行,也受到投资者的热捧。至此,中国的封闭式基金改革堪称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