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8日开始实施的“一对多”专户理财无疑吹响了基金公司开展专户理财业务的冲锋号。专户理财业务能给投资者带来什么,又能给基金公司带来什么?
从投资者角度来说,公募基金如同公共汽车,乘客买票上车,路线固定,到站停车。
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全球市场各个行业泥沙俱下,追求相对回报的公募基金业绩和指数同步大幅下滑。相对而言,专户理财的投资范围更加宽松,不必遵守股票基金投资的下限要求。现在面市的专户产品投资范围普遍设定为:股票(权益类)0-100%,债券(固定收益类)0-100%。
不过,0-100%的投资范围特征却不应该成为专户理财业务的唯一标识,也不应该成为这类业务的卖点。“量身定做”是专户投资者的期望,“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则是基金公司的责任。将两者的期望和责任充分契合才是专户理财价值的完美体现。
专户投资追求绝对回报,投资目标不是战胜业绩基准,专户产品的投资风格的确可以设计得如同一些私募基金那样凶猛凌厉,但是高预期收益的专户计划伴随的必然是高度未知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切不可把专户理财和“指数涨时赚钱,指数跌时不赔钱”画上等号。
投资者只有在对专户投资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损失充分理解和接受之后,才能够真正体现专户理财绝对回报的宗旨。投资者根据自己的资金使用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设置合理的预期回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委托人、受托人双双满意的结果。
我国基金业发展十余年来,已成立基金公司60家,推出基金580余只。基金产品同质化问题一直是基金公司无法回避的现实瓶颈。通过专户理财的模式,在相对小范围的空间上进行差异化发展不失为一个创新良机。
专户理财产品投资范围灵活,投资者需求多样,完全有条件将结构化投资手段深入应用。例如,“一对多”专户计划在内部进行多元分级,希望“创富”的投资者可以选择进取型,享受杠杆收益,承担放大风险;希望“守富”的投资者选择保守型,接受固定收益,享受有限风险规避。此外,在相关法规允许的前提下,专户计划中嵌入期权机制,或者引入指数挂钩、利率挂钩、个股挂钩等结构化方法,都可以充分发挥基金公司的产品开发能力和投资能力。
这类创新同时也是对基金公司服务模式的挑战。在证券市场现有投资工具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产品内部分配机制或者根据投资者不同投资预期进行创新,需要基金公司具备高度的客户服务责任心和严格的风险披露机制。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