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面复苏以后,反危机政策应分阶段退出
第三个想法,经济全面复苏以后,反危机政策分阶段退出。
澳大利亚率先加息,我所讲的是,随着澳大利亚的货币政策调整以后,欧美不会马上行动,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德国法国会着急,因为他们是这样,不仅要巩固销售经济复苏成果,还以这样来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美国的算盘不只一个算盘,所以会有两阶段的货币政策,把救市基金先赎回来。
中国呢,坚持积极财政政策,我个人认为,这个坚持应当会有几年。上一次98年提出的积极财政政策一直到04年,多长时间?6年。现在是不是情况比较好呢?我们的设施、供给比较好呢?不是。我们现在的公共基础设施依然短缺,依然是不足,我们的地铁不足,铁路不足,高速公路不足,我们现在五千万的汽车拥有量,然后外加环保设施、汶川大地震重建,这次国情之后,国家减灾专家委员专门去做了调研。德阳、绵阳、绵竹、北川,而且我们还要科技创新,除了这个是硬的,还有软的,还有养老院、医院、学校等等。我是50后的,很快要退休。这个阶段出生的人口一定会成为老龄人口,65岁以上的是占8.3%,我们一定要提前做准备,我们要做两个准备,一个是满足他的社保资金,第二是供给设施,我现在财政很好,经济开始恢复,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如果不是提供足够的供给的话,变成负债、GDP下降的条件下,那个时候再搞,无能为力了。所以我比较呼吁积极财政政策不能轻易退出。财政政策既可以保增长又可以调结构,基础设施结构和产业结构,它可以搞民生,大部分是搞结构调整。货币政策要特别谨慎,当然我们现在讲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基本趋向不应该变,没到时候,条件不具备。最近央行实际上大家注意到,我们一到九月份信贷增加8.16,但是最近几个月是五千多、四千多、三千多。所以现在是两条路,当时谢国忠讲信贷的时候,我说偏稳,但是量比较弱。五千多还出乎市场预期。所以这个是第一步,信贷是数量性收缩,当然是试探性的,全年还是非常大。今年我想政府报五万亿,这个很厉害。第二步是价格方面,什么时候?不知道。现在不是时候,我认为至少有几个条件,第一,信贷投放,第二,价格收缩。因为我的货币政策不仅仅是解决内部问题,会影响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一连串问题,包括出口和外债问题,所以我的利益不能随便动,尤其是媒体,不能随便动。内部条件几个,还有外部条件。从现在情况来看,增长很快,然后我们的信贷增长看,现在是历史高峰期,除了84、85、86以外,那是高峰期。因此我们现在要开始看条件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通货膨胀。这是M1和M2的交叉,股票里面也有一个行情交叉,向上是行情,向下是死叉,这个时候9月份刚好出现交叉,之后怎么样,要密切关注,现在是粮食供给,生产能力产能很大,库存还比较多的条件,和05年的交叉还有区别,所以这个金叉不能用05年的来对比。还是不能操之过急。这是大家熟值的CPI、PPI情况,我的判断会往上翘。
因此我的结论是,政策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条件的密切变化,第二要注意国际货币政策的动向,因为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的变化对政策的依赖非常高,因此政策的变化非常重要,我们过去做好内调,还要做好外调,要密切注意美国、欧洲的情况,因此讲宏观政策取向的时候,要看CPI、M1、M2,然后也要看PPI等。特别是国际上其他央行,包括美联储的政策面支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