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基金券商私募银行 高端理财四大天王谁更有人气

2009年09月22日08:06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陈洁 崔吕萍

  短短两周之内,多家基金旗下的“一对多”产品被投资者疯狂认购,而这项业务也给略显拥挤的高端理财市场带来冲击。在此之前,私人银行与私募基金率先进驻这一领域。在基金之后,又有消息称券商欲复制基金“一对多”模式,推出“小集合”理财产品。

至此,高端理财四大天王座次排定。这其中,四大私人理财机构是否会互相挖客户,成为市场普遍关注的话题。

  基金“一对多”后来居上

  基金这一“正规军”并不是高端理财市场的先行军,银行和私募则在高端理财上先走一步。但是,在宽松的政策、良好的品牌、优势的渠道推动下,基金在高端理财上的崛起非常迅猛。

  “与私募、银行相比,基金高端理财在法律上适用《基金法》,我认为这一法律比起私募适用《民法》、银行适用的《银行法》而言,在保护投资者利益上更加严格一些。”一位上海某公募基金高层管理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此外,他认为基金的投研优势很大。“公募基金的人士去上市公司调研,生产库存等一些机密资料会透露给公募基金,但是很多生产机密的资料是不会透露给私募的。银行就更别说了,他们根本不做调研。此外,与私募相比,我们也更加透明公开一些。”

  无论是券商还是私募,都不得不承认,在公募基金高端理财放开后,目前基金占据高端理财的绝对优势。“老实说,现在在高端理财上最具有竞争力的就是基金,他们无论在市场形象上、客户资源上都有绝对优势。未来一段时间,他们会占据高端理财相当大的份额。”私募基金经理吴国平表示。

  而基金也在积极保住自己的领先地位,抽调精兵强将准备在“一对多”上大干一场。以上投摩根为例,上投摩根专户理财的基金经理团队平均从业时间达到11年,由该公司副总经理侯明甫直接挂帅“一对多”。

  然而,与私募相比,基金“一对多”也有自己的劣势。“我认为在投资业绩上基金‘一对多’做不过私募,这是由于机制决定的。”该公募基金高层管理人员表示,“对于私募来说,只要能赚钱,他们什么投资都可以做,甚至我知道有一位私募朋友曾经炒过废钢材。但是基金就肯定不能做这些”。

  券商高端理财回到起跑线

  与基金相比,券商曾经在高端理财上风光过,但是在委托理财黑洞频频被曝光后,券商现在在高端理财上早已风光不再。

  目前,门槛为5万元或10万元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不足百只,多家券商仍然没有集合理财产品。

  “我们的集合理财产品仍然在筹备中。”信达证券分析师李琛表示,“但是从门槛上看,我认为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基金,而不是‘一对多’这种高端理财”。

  他同时认为,从研究能力上看,券商并没有优势。“基金在调研方面的成熟源于他们一直是交易中的买方,有时候券商的消息会被基金利用,而券商就只能依靠自己。目前现有的券商集合理财表现也比不上基金,收益不如基金高。”

  不过,券商也在寻找突破。在基金“一对多”开闸后,券商开始酝酿推出“小集合”产品,计划准入门槛为100万元,客户在200人以内,与基金“一对多”打对台戏的目标非常明显。

  此外,券商也不乏优质客户资源,这使他们可以做与私人银行类似的业务。

  “我们这边的高端理财定位于客户全方位配置资产的概念上。”国金证券理财服务中心主管宋静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端客户在我们这里开户做股票,但是他们不可能把全部的资产都投在股票上,因此我们给他们配备两个理财师,一位专注于股票方面,一位专注于做综合配置,给予高端客户综合的资产配置建议。不过与基金不同,我们给客户推荐的产品不是自己的产品,也不是将他们手中的钱集合起来做投资,而是给他们推荐基金、银行等推出的产品,究竟是否投资这得看客户自己”。

  尽管想方设法改进,然而目前券商在高端理财上已经远远落后于私募、基金甚至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导致自身缺乏高端理财投资产品,政策管理上也较为严格,目前券商在高端理财上还没有找到办法“突围”。

  私募优势地位不会被撼动

  与其他机构相比,私募在高端理财上最大的优势就是“灵活”。

  “私募相对而言更有个性化,他们对市场的敏感度比公募基金要好,公募基金投资会更稳健一些。”吴国平说,“如果投资者希望暴利,往往喜欢投资于私募”。

  基金、券商也承认这一点。从业绩上看,2008年市场最糟糕的时候,在全部偏股型基金全军覆没、平均亏损超过40%的时候,仍然有超过5家私募能够获得年15%以上的利润,让很多投资者眼红。

  不过,与基金、券商集合理财相比,私募的业绩差距更大一些。也就是说,投资者拿钱找到私募,但是投资的私募既可能大赚,也可能大赔。

  另一个问题是,不少私募面临法律上的风险。

  “私募现在分成两种,一种是阳光私募,他们采取信托的形式,投资者的钱存在信托公司。另一种则是不对外募集的私募,他们有自己的重点客户。”著名证券律师郑名伟表示,“而这种不对外的私募有非法集资的嫌疑,因此很多私募就打擦边球,向不超过200个人募集资金,规避法律风险。但是,非阳光的私募如果业绩不佳,仍然面临被告上法庭的风险”。

  目前,私募在高端理财市场上的角色是“奇兵”。但是吴国平认为,随着法律上的放开,未来私募将有更多的发展。“按照国外的经验,随着国家放开高端理财市场,私募可能后发制人,涌现出一批类似巴菲特、索罗斯的私募大腕。”

  私人银行称“不会窝里斗”

  事实上,从银行的角度看,银行业上半年普通理财产品由于过于稳健,普遍收益都在3%左右,错过了这轮股指反弹带来的巨大收益。

  但在银行业看来,基金“一对多”批量开闸,虽然在短期内将影响其私人银行业务中代客投资的部分,但是银行并不认为基金“一对多”将抢占私人银行的市场份额。相反,如果私人银行与基金公司之间巧妙地找到结合点,很可能出现双赢的局面。

  针对市场上所说基金抢私人银行“饭碗”的说法,光大银行零售业务部负责人张旭阳表示,“一对多”仅仅是一个投资产品,而私人银行可满足客户全方位的投资理财需求。

  “私人银行的定位是为客户提供一个综合理财解决方案,将根据客户所处的生命周期、受教育程度、财务规划、现金流状况以及风险偏好,设计一揽子资产配置方案,购买股票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张旭阳同时认为,在其他金融机构都开始做高端理财的背景下,私人银行必须做好上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工作,才能够将客户牢牢地粘在自己周围。如果一再担心自己的客户会被基金“一对多”抢走,至少说明私人银行的某项业务还存在软肋。

  另有银行人士认为,为其他金融产品提供第三方服务也是私人银行业的出路。“如果你的客户在这里只能买到银行的产品,他一定会觉得银行有问题。但从现在的趋势看,很多银行在这次基金‘一对多’发售过程中都主动让出了渠道,证明大家都不愿意‘窝里斗’,都愿意共赢。”该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姜隆)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