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基金-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 > 行情数据 > 行业分析

道歉提升基金经理公信力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基金观察》开展的网络调查显示,如果基金经理因为业绩亏损,向基民道歉,67.13%的基民会认为,“他是有诚意的”。

  可惜,在整体陷入亏损后,超过70%的基民,没有收到任何形式的道歉。

  事实确实如此。以二季报为例,《基金观察》研究部发现,近400只基金,仅不到10%的基金经理,在“工作报告”部分明确表达歉意,反省失误。“歉意”、“遗憾”、“抱歉”这样的关键字更是只出现12次。基金中报的情况大抵相当。

  “基金经理不是神,发生失误可以理解。如果可以开诚布公地沟通,说不定我反而会觉得他诚实可信、努力进取,更加信任他的能力。”参与调查的基民邱先生,这样解释他的态度。

  而一位基金公司的市场部人士,更直白地说:“是怎样就是怎样,老百姓又不傻。”

  70%基金经理未致歉

  截至9月8日晚9点,关于“基金经理是否应该道歉”的网络调查结束。结果令人失望又感慨。

  超过70%的基民,没有收到任何形式(如公开信、公开报告、投资人沟通会等)的道歉。

  如果基金经理承认操作失误,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吗?

  调查结果显示,仅17%基民会因此考虑赎回该基金。34%基民反而认为,这说明基金经理诚实可信,不会选择赎回该基金。近5成基民则明确表示,赎不赎回基金,其实和基金经理是否道歉没有关系。可见,基民不再过多因为情绪,而影响投资判断。

  绝大多数的基民都站在邱先生这边。86%基民认为,“基金经理不是神,有错就要承认”。仅2%基民觉得道歉行为“会影响形象”。这正符合我们的传统文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巧合的是,就在一年之前,《基金观察》2007年10月刊独家披露《“上电转债”丑闻》。当时有媒体报道称,3家基金公司因错过转股时间,被迫赎回上电转债,但具体名称未被披露。

  这本不是基金业史上最骇人听闻的新闻,但因为“遮遮掩掩”,引起媒体和投资人巨大好奇心。

  直到《基金观察》刊文正式披露公司名称,这3家公司终于承认失误。

  事后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8成基民认为,基金公司“完全是迫不得已,被动认错”。一个本因被上亿基民高度信赖的行业,形象如此不堪,岂能不让人深思。

  简单道歉不如深刻反思

  有人说,“熊市面前,人人平

  等”,基金经理也没有办法。

  的确,近400只基金的报告中,“估值过高”、“通货膨胀”、“外围股市影响”、“商品价格上升”等词汇,频繁出现。

  可是,如果连业绩基准都没有跑过,是否需要反思?其次,如果排名在后二分之一,甚至倒数,是否需要承认差距,找出原因?第三,若是由于对市场判断重大失误,排名大幅下滑,是否应该致歉?

  事实上,大部分在报告中致歉的基金,都是业绩排名不如人意,或出现大幅下滑的。更触动人心的,不仅 是他们的道歉,更是对自己的反思。

  广发聚丰基金经理易阳方,在半年报中承认,“应变不是很充分,前瞻性欠缺”。

  报告中还有一段思索,“让本基金困惑的是,去年底市场在大谈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证券市场理应存在成长估值溢价,几乎所有研究机构看到8000到10000点。仅仅半年时间,市场下跌近一半后,却充斥市场整体估值15倍还是太贵的言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是在投资中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还是投资理念应服务和服从于投资,适应市场?难道这就是所谓新兴市场和转型市场的全部内涵和必然现象?”

  牛市需要冷静,熊市则需要反思。即使是易阳方这样经历完整牛熊周期的资深基金经理也不例外。可惜,这只是少数。当下,有多少人在反思市场的躁狂和阴冷;反思自己的投资理念,在并不成熟的A股市场的适用性?尤其是那些年轻基金经理们。

  记者手记

  失败也是财富

  基金经理在很多普通投资人心目中,就是“投资专家”。他们的言论备受关注,甚至影响市场风向。也因此,证监会开始施行越来越严格的“封口令”。很遗憾,这又导致基民对基金经理由于不了解,产生更大,甚至是不切实际的期望。

  于是,基民没法不关注短期业绩。但反过来想,如果没有其他途径了解基金经理,不看业绩,又如何判断基金经理的能力?但这又令基金经理压力很大,不利于投资理念的贯彻,影响长期业绩。

  这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广义上说,及时有效地沟通,是基金服务的一方面。基民将自己的财富交给基金公司管理,不仅有信托关系,也包含着信任和期望。基金经理付出的,不仅指职业化的投资管理,还包括将投资信息、策略,及时有效地传达给基民。基金定期报告中“工作报告”一部分,就是交流的重要窗口。所有基民都期望,不看到千篇一律的“官样文章”,而是真实、真诚的感受,包括反思。

  正如父母很难像孩子开口道歉一般,高高在上的“身份”,让基金无法放下身段。或者说,害怕影响“权威”性。

  其实,难以沟通的基民,永远是少数。通过交流,基民不但可以理解基金经理的做法,更了解一个“专家”所要经历的成长过程。只有更了解手中的基金,才不会盲目赎回、申购。

  一波大跌,让不少基金褪去光环,同样给了基金经理和基民一起成长的机会。失败,也是一种财富,是收获未来的耕耘期。

  基金经理二季报反思语录

  基金鸿阳(宝盈基金)——欧阳东华、陈茂仁

  由于分红时间的原因,本基金低仓位错过了4月下旬的暴涨行情,同时又高仓位面对5月份开始的阴跌,使得基金净值蒙受较大损失,在此向广大持有人表示抱歉。

  基金经理中报反思语录

  中邮核心成长——盛军

  虽然我们尽量调整了投资策略,希望能够通过降低仓位比例和调整持仓结构减少损失,但是由于市场的调整速度较快,而成交量不断缩小,策略调整的难度加大,导致基金净值表现较差,跑输业绩基准。

  融通动力先锋——陈晓生、鲁万峰

  尽管我们较早意识到市场风险的来临,也在1月份便开始控制组合风险程度,但由于我们对于系统性风险估计不足,以及资产配置上的偏差,给组合造成较大的损失。

  在仓位选择方面,尽管我们也认识到,全流通条件下,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之间存在较大定价模式的差异,但我们在做出仓位选择时,仍然较多基于金融资本的定价模式,认识和执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最终造成过早提高组合股票仓位水平。

  长信金利趋势——陆文俊、许万国

  5月份调整仓位结构时,基于“尽量降低持仓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冲击成本和降低组合波动性的双重考虑”,选择了“先调整持仓结构,后降低股票仓位”的中庸策略。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把严重超配的地产和有色降低到标配,买入大量蓝筹股,但由于蓝筹股6月严重补跌,致使基金并没有享受任何超额收益。事实上的结果是,“后降低仓位”的计划并没有得到完整的执行。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6月市场大幅下跌过程中,组合的波动性并没有得到改善。

  信达领先——曾昭雄

  十分遗憾的是,这次我们未能及早对上述三个因素的变化(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开始出现大幅下降,货币流动性过剩局面开始缓解以及居民储蓄存款增速开始回升)做出判断,并明确提醒投资者当时市场存在的风险。对此,我们深表歉意,同时也十分感谢投资者在这一艰难的历程中,仍然用实际行动支持着我们对投资理念的坚持。

  长盛同德——詹凌蔚、侯继雄

  基金同德封转开后自2007年10月底成立,期初一直对市场保持警惕心理。但本基金错误地预期,市场在2008年开年还会有一段繁荣期,结果在一季度的市场下跌中没有保持理性,导致较大的损失。

(责任编辑:范晓勇)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邱先生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