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搜狐基金频道(http://fund.sohu.com/) 查看更多基金理财资讯 >>>
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又一次让QDII们(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遭受重创。
10月以来平均跌幅14.3%
上海财汇信息的数据显示,从9月26日到上周四,8只QDII基金单位净值全线大幅下跌,平均跌幅达到了14.3%。这其中,有一半QDII基金单位净值跌幅超过15%,这些基金分别是工银全球、上投亚太、南方全球、华夏全球。看得出来,在全球股票资产上配置越高的基金,此次损失越惨重。
目前,跌得最少的两只QDII基金是海富通海外和华宝兴业海外,跌幅分别为6.62%和10.15%。而上投亚太和嘉实海外的基金净值目前仅为0.418元和0.439元,分析人士表示,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远未结束,本周全球股市如果继续下跌,部分QDII跌破4角净值将不可避免。
进入基金QDII投资指导专题 查看更多QDII及QFII资讯 >>>
一年前曾排长队抢购
很难想像,一年前,银行前排起长长队伍竞相认购基金的那个壮观场面就是由QDII们创下的。去年10月15日开始发行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当天有效认购申请金额竟达1162.6亿元,这是中国基金史上第一只申购金额突破1000亿元的新基金。
而此前推出的南方、华夏、嘉实三只QDII产品,其认购资金也是一路走高,从490亿元到630亿元,再到738亿元……去年辉煌的那个时刻,四只股票型QDII全部在一天之内结束发行,合计募集资金高达1200亿元。
近700亿资金灰飞烟灭
A股的巨大财富效应,让国内投资者甚至包括基金经理们都乐观地认为,走向境外一样可以获得暴利。然而,投资者们并不知道,对于QDII来说,从天堂到地狱只有一步之遥。
被视为救命稻草的“港股直通车”被无限期叫停,美国的次贷风波则愈演愈烈。到今年2月份,首批出海的4只QDII基金净值最低曾跌至6角区间,4个月内投资损失近40%。此后,投资者对QDII的热情降至冰点,今年发行的几只QDII募集金额只有四五亿元,连去年的零头都不够。
如今,呼啸而来的全球金融海啸更让QDII们遍体鳞伤。目前,8只QDII的累计总份额约为1173亿份,截至9月26日的累计净值为672.12亿元,而10月以来的这一轮暴跌让QDII持有者们的市值又损失了106.86亿元,累计净值只剩下565.26亿元。如果时间放得更长一些,从去年成立到现在,近700亿资金已经灰飞烟灭。
进入基金攻略汇总 查看更多投资方法资讯 >>>
晨报记者 王洁
8只QDII平均下跌14.3%
代码 简称 9月26日净值 10月9日净值 累计跌幅
000041 华夏全球 0.621元 0.527元 -15.14%
070012 嘉实海外 0.509元 0.439元 -13.75%
183001 银华全球优选 0.859元 0.746元 -13.15%
202801 南方全球 0.639元 0.533元 -16.59%
241001 华宝兴业海外中国 0.788元 0.708元 -10.15%
377016 亚太优势 0.509元 0.418元 -17.88%
486001 工银全球 0.743元 0.586元 -21.13%
519601 海富通海外 0.982元 0.917元 -6.62%
平均值 -14.30%
相关新闻
6万亿美元消失 数个国家干脆休市
全球股市经历40年最惨一周
晨报讯(记者 王洁)在过去的一周里,全球股市遭遇罕见股灾,股票市值一周内蒸发6万多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万亿元,是过去一年来A股蒸发市值的1.5倍,全球金融海啸的威力初步显现。
来自香港《大公报》的消息称,过去一周,伦敦富时100指数与日本日经225指数分别下跌21%及24%,大摩MSCI全球指数一周跌幅也达到20%,创下自1970年有纪录以来最大一周跌幅。环球股市经历的“黑色一周”,在1970年至今的近40年来都极为罕见。
上周五,全球多个股市继续出现恐慌性抛售,美股已连续下跌7个交易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在盘中创下1018点的历史最大下跌点数,一周累计跌幅高达18%;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周跌幅同样为18%,是1933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东京股市是亚洲市场跌得最惨的股市,日经指数跌至五年来最低水平,一周的累计跌幅为24%,为有史以来最大单周跌幅。恒生指数一周累计下挫近16%,创下自1997年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各国股市在上周竞相刷新着下跌纪录。相比之下,中国A股虽然同样大跌,但上证综指一周12.8%的跌幅,已经属于全球股市中跌幅较少的市场。
由于部分市场跌势过猛,各国证券交易所曾一度中止交易。日本大阪和东京证交所上周五都先后暂停了部分期货和权证交易;韩国股市也一度暂停有价证券市场的程序交易;泰国股市一度暴跌10%,触发跌停机制。此外,印尼、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更是干脆休市,以防股市暴跌。
财经晨谭
学费太昂贵 只求别白交
一年前,当你看到银行前认购QDII长长的队伍时,会想到一年后的今天,QDII会沦落到如此境地吗?有人说,QDII就像一出戏,英雄少年踌躇满志地出海,看似前程似锦,殊不知海上有风暴,海底有暗礁。
一年后,当初的1200多亿元净值,连一半儿都没剩下。如果说这是成长必须要付出的代价,那么这个代价显然太昂贵。从投资者到基金经理,再到整个监管层,缺乏风险意识是QDII惨败的根本原因。
记得某基金公司在QDII发行过后曾对投资者进行调查,居然发现其中60%以上的投资者并不了解自己抢来的QDII是何物,只是由于A股新基金停止发行,就将QDII当作A股基金疯狂抢购。
作为基金管理人,对市场风险认识不够、经验不足,也是后来QDII广受诟病的原因之一。其实,在QDII基金出海前,美国次级债危机已初现端倪,所引发的问题已在国际上引起普遍关注。但拿着大笔资金的中国基金经理们盲目乐观,快速建仓,导致后来基金净值损失严重。
而基金经理们在1个月内快速建仓的根本原因,还是被“港股直通车”忽悠了一把。去年8月20日推出的曾让内地投资者大为兴奋的“港股直通车”,在QDII“出海”后,由于外汇政策、A股大面积失血等各种原因被宣布无限期缓行。一场被忽悠的“投资盛宴”曲终人散,留下的只能是高位站岗的QDII们独尝苦果。
客观地说,谁都无法预测到这场惨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股市都在跌,QDII只是其中一分子,生不逢时加上手法太嫩,使得自己的净值格外难看。如今,我们只能祈祷昂贵的学费没有白交,品尝苦果之后,有朝一日还能让投资者看到希望。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如何更大程度地防范风险?这些都是基金经理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推荐阅读:QDII基金面临双重“系统性风险”冲击 |
欢迎进入我家理财、基金天下、黄金万两、银行大观园、保险E族、汇市弄潮分享网友理财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