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IPO袭来 你会选择打新股or买债券or投资基金?

2009年05月31日08:0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作者:刘思恩

  5月的债券市场很是火热,包括因绝对收益率太低而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国债都涨得劲头十足。笔者曾在去年大力推荐读者关注的高收益债券,累计的收益更是十分可观。

很多做了一年以上信用债券的人,收益已经接近20%!(而同期上证指数大约跌了20%以上)令我自己都感到有些惊讶!

  但对于涨得太多太快的东西,一般的直接感受是觉得其后的投资机会不多了。而且上周末忽然出了新股即将恢复发行的消息,更是令债市上涨的节奏似乎突然被打断,前期累计涨幅很大的交易所低等级信用债开始暴跌。追求稳定的无风险收益“打新”一族终于又看到了新的选择。那么,“打新”可以替代投资高收益债券吗?信用债牛市的理由还在吗?

  由于《红周刊》大多数读者都是交易所的投资者,所以本文只侧重分析在IPO冲击下,交易所债以及部分债券基金所面临新的变化和投资机会。

  “打新”可以替代投资高收益债券吗?

  据最新的报道,新股发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小投资者申购中签率,但降低新股开盘的溢价。虽然这两者是对冲的,但是有经验的“打新族”知道,影响总体申购收益率的更多是中签率而不是溢价。所以管理层这种“良好”的愿望,用另一种更符合市场经验的说法,就是认购风险将增大(即不排除新股上市跌破发行价),而“打新”收益率也很可能增大。

  笔者印象中,有新股发行的年份,“打新”收益率一般在10%以上,偶尔能超过20%。比如2007年牛市中的申购收益率为16%,小散户买打新股理财产品,也能取得超过12%的收益。只有2008年上半年等特殊年景,才出现微利的局面。因此如果新股发行真的恢复“常态”,市场可比的无风险利率将大幅度上升,导致交易所债券收益也要大幅回升,即价格的大幅度下跌。

  近两日,债市确实跌了。就此,笔者咨询了一些专门做固定收益的投资经理。大多数人的答复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申购收益率依然不会很高,所以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也将是微小和暂时的,有些人甚至估计打新收益率可能会延续2008年初约6%以下的年化收益率,即和目前债券的收益差不多。确实,根据目前的草案,若严格执行“申购最大不得超过网上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如一个基金产品不能实际上默认用十个证券户去申购),大多数银行“打新”理财产品、基金、券商集合理财等产品的生存空间将几乎没有,所以用“打新”替代高收益债券也就无从说起了。

  另外,笔者坚信一点的是,证券市场在“不短的将来”,必然还是更侧重为一级市场的利益服务的。保证让“打新”族稳赚不赔,这也就保证了大量认购资金继续留在一级市场,进而根本上保护了上市公司、承销商以及范围更广的金融证券系统的利益,笔者以为这才是大势所趋。所以,新股发行游戏规则的设计者和秩序维持者,仍然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新股上市平均溢价必须维持在一定程度,比如50%以上,或至少30%;

  2,中签率必须维持在很低水平,让“打新族”继续维持对这个市场的饥渴感,而不能让他们感觉自己身处买方市场。

  由此看来,打新收益率上升,暂时不太可能以提高申购风险为代价,潜台词就是实际上申购收益率也不大会上去。

  当然,有些事情不是以设计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尤其在新政策试行阶段,出乎意料的事件也可能发生。所以,当市场实践告诉我们新股申购收益率到底有多少之前,对这个数字的预期依然是债券市场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也是持币准备买债券的人的福音。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姜隆)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